某研究型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右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到2℃的过程中(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D.水密度一直变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最近浙江大学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全碳气凝胶(简称:碳海绵)”,它的密度仅为0.16毫克/厘米3,它不仅密度小,而且还具有高弹性、高隔热性和极强的吸附能力。如图是把一块约8厘米3的“碳海绵”立在桃花花蕊上,花蕊没有丝毫弯曲。那么这块“碳海绵”的质量约为_____;它对花蕊的压力约为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有物体丙分别放在物体甲上和浸没在液体乙中(液体没有溢出),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若甲、乙和丙的密度分别是ρ、ρ、ρ,则()

A.ρ可能等于ρB.ρ一定大于ρ
C.ρ可能小于ρD.ρ一定小于ρ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据报道,千岛湖底是一座旧城遗址,目前考古学家正在进行试探性发掘和打捞。在某次试探性打捞作业时,工作人员用绳子将实心物体从距水面12m 深处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到离水面还有1.5m深处的过程所用时间为42s,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90W。当物体完全被拉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的拉力F'=560N。不计绳子的重力和水的阻力。(水的密度0=1.0×103kg / m3, g="10N/kg" )

求:(l)物体在水面下方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的拉力F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
(3)物体的密度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装置中所用液体为水银,如图所示.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若再向水银槽内倒入适量水银,槽内水银密度将_______,如果实验地点改在高山顶上进行,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时不小心把玻璃管倾斜了,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妍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她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 89 克、 178 克、 356 克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她用每次都盛有 30 厘米 3 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小妍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 / 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 (填该数据的数字和它的单位)。小妍不清楚这个错误是怎样产生的。请你帮她找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密度计的上部是一个用来标刻度的圆柱形玻璃管,长为10cm,截面积为0.5cm2,管的下部还有一个玻璃泡;整个玻璃管、玻璃泡质量共2.4克,在玻璃泡内装入1cm3水银后封闭,当把它放入水中时,水面距离它的上端4cm (水银的密度为13.6 g/cm3),则①整个密度计的体积__________。②密度计上部玻璃管所能标的最大值______________g/cm3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密度小
D.根据可知密度ρm成正比,与V 成反比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 铁钉越尖,越易钉入木板,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将实心正方体轻轻放入已侧放置且水已满的大烧杯中内,该木块的质地均匀,边长为5cm,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75g水,如图所示,求:

(1)木块的密度
(2)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3)木块下表面距水面的高度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