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人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小肠是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B.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碱性的物质从而引起龋齿
C.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 (器官名称)
内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3)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称为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B.肺泡周围布满毛细血管与其气体交换相适应
C.鸟类的气囊与其双重呼吸相适应
D.心脏内的房室瓣与其血液不会倒流回心室相适应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 )
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参与的生理过程叫   
(2)如果某人早餐只喝了一杯原味纯牛奶,那么C的成分是  
(3)复方丹参含片是一种含化剂,能自人体舌下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有效成份吸收完全、起效快,三分钟迅速解除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在临床应用中适用于急救、治疗和保健。该含化剂最终通过 静脉进入心脏。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面是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其中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搅拌情况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3分钟
搅拌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1分钟
搅拌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3分钟
不搅拌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3分钟
搅拌

不变蓝
 
(1)A 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__
(2)C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模拟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B和D试管对照实验结果,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 __(填“狼吞虎咽”或“细嚼慢咽”)
(4)本实验共设计有__ __组对照实验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食物中主要有七大类营养素,其中粗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有丰富粗纤维的是()
A.鱼、虾B.鸡蛋、猪肉C.菠菜、芹菜D.牛奶、牛肉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甲同学为了探究酶活性要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A、B、C3只试管;
②分别加入2毫升1%的淀粉溶液;
③向3只试管中滴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④把A放入70℃热水、B放入冰水、C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约静置5分钟;
⑤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一段时间;
⑥比较三只试管颜色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跟____ ____的关系。
(2)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还可以改进,应该把第③的步骤移到⑤的步骤后面,他的理由是_
(3)乙同学实验后发现只有C试管不变蓝,AB试管都变蓝,于是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在37℃时活性最强。你觉得乙同学的实验还有需要改进的吗?___ 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a、b、c、d所指处为人体的不同部位,其中胃所在的位置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假如你被困在一个荒岛上,随身携带的食物只有6只鸡和500克玉米,在一个月内将得不到营救,这些时间也不可能种出更多的玉米,为了生存,你认为下列哪种方式最好( )
A.先吃鸡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后吃鸡
C.过吃鸡过吃玉米
D.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下的蛋。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