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伯伯在耕作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农耕问题,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蒸腾作用
D.为提高产量对果树皮环割——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甲所示), 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乙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变红的结构是 ,图乙中变红的结构是[2] (或[5]木质部)。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2]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图乙中的[3]是 ,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 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形成[4]
(3)该实验中,将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让叶片上的气孔 ,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 作用,缩短实验时间。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植物茎横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甲,其叶片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图乙,整株植物体内物质运输方向的示意图如图丙。则下列有关水分运输的部位与箭头所示的运输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B.甲和丁;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C.乙和丁;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D.乙和丙;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会导致树木死亡情况的是
A.环剥主干树皮B.环剥侧枝树皮
C.树干空心D.表皮脱落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水分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其道理是(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    )。
A.将两条环割的柳枝,一条放于水中,另一条放人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B.将环割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放于蒸馏水中培养
C.将环割的柳枝茎的基部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浸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D.把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的根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________。   
(2)在两幅图旁用箭头表示出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________  
(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  
A.上、下两端的细胞壁消失,形成筛孔 B.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
C.上、下相连的细胞没有界线D.上、下相连的细胞质完全融合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小树被牲畜啃掉树皮的伤口上方会形成瘤状物是因为(   )
A.导管被破坏阻止了有机物的运输B.筛管被破坏阻止了有机物的运输
C.导管被破坏组织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筛管被破坏阻止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