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DB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D点以后表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会继续增加。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班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时,有以下四种设计方案,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步骤应是哪一组?(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④③②⑤①⑥
B.②③④⑤①⑥
C.④②③①⑤⑥
D.②④③⑤⑥①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研人员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小室中的CO2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密闭但可透光的两相同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小室的容积均为1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的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CO2的浓度单位:毫克/升)
记录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A种植物叶片
150
113
83
58
50
48
48
48
48
48
B种植物叶片
150
110
75
50
35
18
8
8
8
8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记录的结果看,CO2浓度降低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作用。
(2)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较良好的是     种植物。(填A或B)
(3)假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经测定:在光照下密闭容器内CO2的质量每减少44克,植物体内葡萄糖净增加30克,则实验中的B种植物叶片在25分内净增加的葡萄糖的质量为    毫克。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研究某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枝条失水的。在温度、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小时)
(A)光照、潮湿
32
(B)光照、干燥
36
(C)黑暗、干燥
32
 
(1)水的表面加一层油,目的是
(2)如果要研究湿度对枝条失水速度的影响,应比较 两组数据。
(3)光照使枝条失水的速度增大,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用打孔器制作新鲜蚕豆叶小圆片,排除叶圆片叶肉组织中的空气,让蚕豆叶小圆片能沉至水底;取4只小烧杯,分别加入30 ml 2%的NaHCO3(NaHCO3的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分解产生CO2),每只小烧杯分别放入5片叶圆片,并均匀置于烧杯底部,将4只烧杯分别置于功率为25瓦、40瓦、60瓦、100瓦的白炽灯(光源)照射下,烧杯距白炽灯(光源)均为25厘米,记录数据如下表:
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
光源
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分)
第1片
第2片
第3片
第4片
第5片

 
25W
6.00
6.46
7.35
8.24
11.20
7.85
40W
3.40
4.33
7.15
8.10
11.00
6.80
60W
3.50
5.19
5.42
6.22
7.49
5.56
100W
4.50
4.50
5.33
5.33
5.33
4.99
 
请完成下列小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
(2)表格空格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3)叶片受光照后上浮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①设计并连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②饮料瓶内倒入可使黑藻的生活环境保持较稳定的、适宜的CO2浓度的某溶液,再将黑藻放入饮料瓶中,溶液满瓶,用吸管吸掉长颈漏斗中的一部分溶液;③将此实验装置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观察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叶披针形,根据这些特征判断,在桃、玉米、衣藻、五针松和葫芦藓中,黑藻与哪一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2)为了让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得快些,应把该实验装置放在怎样的环境中?
(3)同学们取下黑藻叶,放置于碘液中染色,然后制作成黑藻叶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内叶绿体中有被碘液染色的淀粉颗粒,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植株灌木状,开花时花朵乳白色,如图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结成果实称为棉铃。某研究者为研究棉花去棉铃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吸收速率以及淀粉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属于被子植物,请你从上述信息中列举一点判断的依据:
(2)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研究结果,对实验过程中棉花植株叶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相对值降低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下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B中的甲植物比A中的乙植物长得更高,能否得出“遮光30%后,植物会长得更高”的结论? 选填“能”、“否” ),为什么呢?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图甲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
B.图乙为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内某物质含量的变化,若B为肺泡处毛细血管,D为组织细胞间毛细血管,则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
C.图丙表示一段时间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变化曲线图,在C点CO2吸收量下降是由于植物气孔关闭的原因
D.图丙中d点时CO2吸收量为0则表示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植物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 中,所需的水是通常由根从土壤中吸收。图乙为中国科学家首创的低碳生活新技术,在室温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同时释放氧气,类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 作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