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说出具有匍匐茎、缠绕茎的植物名称____________(各一种)。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地球上的碳库包括大气、土壤、植物和海洋等,碳库可分为产生CO2的碳源以及清除CO2的碳汇两种类型。
(1)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其中淀粉属于_____(填一种营养素的名称)。
(2)研究表明,近20%的CO2排放去向不明,造成了“碳黑洞”,我国学者认为是荒漠盐碱土吸收了CO2他们分别用纯石英砂和盐碱土溶液进行对比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由上述实验可知,纯石英砂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植物的根吸收了水分后,由下列组织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其中合适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天平的变化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A.左端上升,光合作用
B.右端上升,蒸腾作用
C.左端上升,呼吸作用
D.右端上升,分解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某农场创建的生态型养殖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B.蔬菜在白天能为牛提供氧气
C.蔬菜可以作为牛的食物
D.牛粪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在吸滤瓶内的湿润泥沙中生长着健壮的小麦三叶期幼苗。从上边导管通入二氧化碳,通一会儿后,将气球紧包在吸滤瓶的侧管口,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使气球膨胀起来,然后用弹簧夹住上面的橡皮导管。将吸滤瓶放在强光下晒5-6小时后,准备好集气装置,插入橡皮导管,松开弹簧夹,气球自然回缩,将气体排入集气瓶中。再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说明了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D.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在光照下的5-6个小时内,气球始终膨胀着,这段时间内,气球中气体的压强______(填“等于”“稍小于”或“稍大于”)外界大气压。
(3)气球内气体与吸滤瓶内小麦周围气体进行交换主要依靠___________来实现。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式子中a表示 ,b表示
(2)光合作用需要的水是 (填器官名称)吸收的,需要的二氧化碳从 进入细胞。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
C.在屋内多种点花
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列四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
A.
B.
C.
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