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B表示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各图曲线表示不正确是( )
A. B. 
C. D.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柴”指燃料,植物茎秆、天然气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热量,这些热量最终来自于阳光
B.“米”指粮食,大米、面粉等主食中富含淀粉,我们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C.“油”指脂肪,大豆、花生种子中脂肪的消化主要依赖胰液、胃液和胆汁在胃内完成
D.“盐”除了指食盐外,还包括含钙、铁、碘等无机盐,人若缺铁易患贫血症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     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公路拓宽需要将一株千年古樟树移植到新的地方,移植过程中截去了古樟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
B.阻止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1)在冬季,温室密封,内外温差大,经常在温室内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致使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请分析原因______。
(2)日光温室在严寒冬季密封时间长、通风少,易使温室内CO2严重缺乏,使蔬菜处于严重CO2饥饿状态,长期下去,植株长势弱,易早衰,产量低。因此温室内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定期施放CO2气体。请你写出一种利用化学的原理提高温室CO2含量的方法_____。
(3)在温室中进行无土栽培时,经常要给培养液“通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内温度应如何调整?为什么?____。
(5)在温室中栽培的青菜,易受“菜青虫”蚕食,农民常喷洒农药杀灭“菜青虫”。但这样的青菜农药残留量高,有的在喷药后的三个月内被食用仍可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请你用所学知识给出一种解决“菜青虫”问题的方法,并说明其优点。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为了研究水果、蔬菜、粮食等保鲜的方法,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他们选取一支鲜嫩的黄瓜为材料,用刀片剥去绿色的外皮,用刀切成大小相等、质量相等的三块长条,用线绳栓上,同时放入三只装有不同气体的集气瓶中,用胶塞塞紧。在室温26℃下经过40小时后,观察到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集气瓶中长条表示黄瓜条,其上黑点表示溃烂面)。

实验二:在水果存放时,他们检测出空气中氧气浓度(y)与水果释放出的CO2气体量(x)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一,你认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经过实验一后, 瓶中的黄瓜条有机物含量最多。
(3)黄瓜条内的水分是通过 (填“蒸发”或“蒸腾作用”)散失的。
(4)根据实验二,保存水果应选择哪个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合适?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未完成的实验装置。请利用A、B、C三支试管、新鲜叶片和必要的辅助材料,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放出CO2的实验,并预计实验结果。此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它的pH值为6.0~7.6,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它的溶液呈黄色,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溶液呈蓝色。(实验开始前先在A、C试管插入玻璃管,用口向试管里呼气,至溶液呈黄色;B试管内的指示剂为蓝色)

(1)当A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时,需加入 ,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黄色随之消失,最后使指示剂呈蓝色。
(2)当B管用于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时,需加入叶片并  ,最后指示剂呈  
(3)C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指示剂依旧呈黄色。
(4)用数层纱布包住D管,实验结果表明指示剂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毫克。
(4)写出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亮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如图所示)。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相当于保卫细胞( )
A.吸水膨胀,气孔闭合
B.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C.失水萎缩,气孔张开
D.失水萎缩;气孔闭合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