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下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下图中的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符号:
(1)某同学的身高为1.6________
(2)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
(3)矿泉水瓶的容积大概是550________
(1)某同学的身高为1.6________
(2)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
(3)矿泉水瓶的容积大概是550________
甲、乙两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

(1)若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A.27℃![]() | B.30.2℃![]() | C.32℃![]() | D.37℃ |
李刚家里买了一支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 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 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测3次。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
这样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_______。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________,环境的温度,观察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温度。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 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 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测3次。
(3)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
这样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________。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________,环境的温度,观察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温度。
在家庭装潢时需要两卷细铜丝,王师傅买了两卷不同规格的细铜丝,一卷的商标上标注了铜丝直径d1=0.8mm,另一卷上的产品说明标签已脱落,此时王师傅身边没有刻度尺,能否利用较为简易的方法测出另一卷铜丝的直径?试写出你的测量步骤,并用字母表达另一卷铜丝的直径d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他的发现最初于观察。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
A.玻璃棒 | B.温度计 | C.放大镜 | D.显微镜 |
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 | 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 |
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 | 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