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小明一家来到武汉旅游,在著名景点“黄鹤楼”买了一个方形的木制全国行政区划分拼图,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动手测出拼图上“武汉市”的面积,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用刻度尺测出整个拼图的长和宽,记为a、b;
(2)用天平测出_____的质量,记为m1
(3)用天平测出拼图上“武汉市”的质量,记为m2
(4)拼图上“武汉市”的面积S=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 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
(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燃烧的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了,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1)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

(2)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_cm。
(3)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丙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__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衡,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则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__4mL(填“<”“=”或“>”)。
(4)科学上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可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就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_____
A.量筒B.刻度尺C.温度计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凡同学为研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分别作了如下处理,其中不能作为对照组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查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料准备:
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Ⅱ.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有三种生成物:一是金属单质,二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三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实验准备:

请回答:
(1)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____(填序号)。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________色。
(5)若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应选上述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与下列图1中的装置连接,则该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应选择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装置_______③
(填序号)最合适。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探究课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假设)可能饱和石灰水与CO2反应有明显现象,而NaOH溶液与CO2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是饱和石灰水的吸收效果没有浓的NaOH溶液好。
(探究准备)集气瓶2个,针筒2只,气球2个,玻璃管2根,饱和石灰水,浓的NaOH溶液若干。
(探究过程)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是石灰水和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
(探究结果)饱和石灰水与CO2反应有明显现象,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而NaOH溶液与CO2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但是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在吸收CO2时,浓的NaOH溶液吸收的CO2更多,吸收效果更好,所以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进一步思考)    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网传国产第三艘航母舰载飞机将采用电磁弹射技术。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柯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下图。螺线管通电后,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小柯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B. 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 增大通过螺线管的电流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很难直接观察,通常需要用吸引铁屑或大头针的数目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与下列_______(选填字母)实验所用方法相同。
A.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B. 用量筒测液体体积    C. 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3)小柯测得的一项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针质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   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柯得出了“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
小妍觉得这个结论还不可靠,建议再取不同质量的撞针进行实验。你认为选择撞针质量范围在_______________克之间进行进一步实验比较合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小明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电路图,AB间可接入所研究的导体,此电路的设计是通过观察对比_____现象来比较电阻大小的。请你评价此电路设计上的不足_____;你对此设计的改进意见是_____。

(2)下表中给出了四种导体,如果想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编号_____的两种导体接入电路的AB间。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锰铜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S
 
(3)如果在AB间先后接入编号为2和4的导体,这是在探究导体电阻与_____的关系。
(4)实验中在AB间先后接入编号2和3的导体,发现接入导体3时小灯泡更亮些,则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为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平均体重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