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发现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物质。经查证黑色颗粒成分是碳,但不清楚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猜想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四: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钙。
(进行实验)步骤一:取适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固体全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步骤二:往步骤一中生成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直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将其过滤。
步骤三:用pH试纸检测步骤二中获得的滤液的pH,结果呈碱性。
(查阅资料)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
(1)结合学过的知识和上述信息,写出猜想四不成立的依据:________。   
(2)写出步骤三的具体操作________。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假设三成立。请分析小明的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科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找来质量分别为 50g、
100g、200g 的三个小钢球、刻度尺和装满松软细砂子的木箱,按图情景进行实验。先将木箱中的细砂抹平,再让小钢球从距地面 H 处由静止释放,小钢球砸进细砂并陷入其中,测出小钢球在细砂中下陷的深度 d 和释放前小球的高度 H,下表是他 5 次实验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他根据________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分析表中序号 1、2、3 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同一高度,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图中各个格子中不同形状的脸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细致观察,你认为空格中的脸部形态应是( )
A.B.C.D.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_____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食盐能溶解于水中
B.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
C.对鸡蛋沉浮的观察必须借助工具
D.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药匙取用食盐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判断时,必须(  )
A.向老师求助,获取答案
B.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
C.查阅资料及参考答案,获得结果
D.通过实验,获得结果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①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串联的两个电阻;②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③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④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D.过滤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