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减小研究.   
(1)针对张丽同学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张丽将一些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花盆中,两个花盆的蒜瓣的数量应________,然后将甲花盆分子阳光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气体体积应________;   
(3)根据假设预测,甲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绿色的,乙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________的;   
(4)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近几年浦江县一直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五水共治建设中,在一次调研中发现个别企业生产中存在以下做法。下列做法属于负责任的、符合浦江精神的是 (   )
A.化工厂的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任意排放
B.为了防止工业生产中排出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将排气烟囱加高
C.实验完后的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里,处理后再排放
D.涨大水时,将废渣、垃圾等倒入河道中冲走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把过量的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盐酸溶
反应开始时酸
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
反应结束共产生
液浓度
溶液的温度
生的气体体积
气体体积
5%
20℃
10mL
60mL
10%
20℃
19mL
118mL
15%
20℃
28mL
175mL
5%
35℃
28mL
60mL
10%
35℃
72mL
118mL
15%
35℃
103mL
175mL
 
(1)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高温处理,目的是________。
(2)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了甲、乙两组对照试验,将两个玻璃瓶放在30℃的无菌条件下放置4~6小时,请判断哪一个玻璃瓶会成功制作出酸奶,并请写出判断的依据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 C0、H2、C02、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并观察到如下现象(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每步气体均吸收完全)

(1)请写出装置B中进行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的气体是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气体成分,小明认为可以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在A装置前再增加一个装置:填出装置中需要加入的药品_________(写一种实验现象最明显)
方法二:小明没有增加实验装置,而是利用初始实验结束后装置内药品和某种常见试剂进行实验,他根据实验后的现象,最终确定出了混合气体的成分为CO、H2、H2O,请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开展了酶相关性质的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红色。
(实验器材)
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
(实验过程)
①将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②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表一:

③实验结果: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1)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能不能形成对照组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并阐明理由:__。
(2)实验中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是:__________。
(3)下图显示的是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经过各消化道器官时还会呈现如图的趋势,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同学对微型生态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玻璃瓶、水藻、河泥、小鱼等材料,设计并进行了“某些生态因素对微型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请分析回答: 
装置序号
A
B
C
D
1
加入等量的清水
2
不加河泥
加入等量的河泥
3
不加水藻
加入等量水藻
4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态的小鱼
5
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
黑暗
小鱼存活时间
3 天
11 天
25 天
2 天
 
(1)实验装置 A、B、C 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至少写两个)。   
(2)装置 D 中小鱼存活时间最短,试分析原因________。   
(3)请你从该实验设计中找出可进一步优化之处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一致的是( )
A.用光线来表现光的直线传播--模型法
B.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结构--替代法
C.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控制变量法
D.研究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类比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写出下图①②③所示的测量结果:

(1)如图①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2)如图②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测力计最小刻度为________牛,物体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牛.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