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实验室的废液不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方式处理()
A.排入下水道 |
B.回收一部分用于要求较低的实验中 |
C.少量残液置于安全的地点处理后排放 |
D.将废液分类集中于废液瓶中 |
下列仪器与用途不对应的一组是()
A.试管 ― 测量液体体积 |
B.体温计 ― 测量人体的温度 |
C.酒精灯 ― 加热 |
D.天平 ― 测物体的质量 |
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丙、甲、乙、丙 | D.丙、甲、丙、乙 |
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l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l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l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l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
A.CO2 (CO)通入少量氧气,点燃 |
B.NaOH(Na2CO3)加适量盐酸,然后蒸发结晶 |
C.FeSO4(CuSO4)加足量铁粉、过滤 |
D.H2SO4(H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