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 制定探究方案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
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____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 ___,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 。
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____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 ___,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 。
小明在做硫酸溶液导电实验时,发现在硫酸溶液中滴入水,电流表的示数会有所变化。那么不同浓度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何变化呢?小明用图Ⅰ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在室温下,保持两电极的距离等条件相同,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分别进行实验,数据如下表,

(1)通过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影响电流的大小除了硫酸溶液的浓度外,你认为在右图虚框内,影响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硫酸溶液浓度 | 1% | 2% | 3% | 4% | 5% | 10% | 20% | 30% | 40% |
电流表示数/安 | 0.50 | 0.55 | 0.60 | 0.65 | 0.70 | 0.80 | 0.90 | 0.96 | 1.00 |
(1)通过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影响电流的大小除了硫酸溶液的浓度外,你认为在右图虚框内,影响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某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他将小麦种子分为等量的两组,给予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里,观察两组的发芽情况。
(1)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2)实验中,该同学将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里,目的是 。
(1)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2)实验中,该同学将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里,目的是 。
在“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科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科设计了如下的数据记录表: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做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②通过比较编号1和编号3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科又想探究“苹果的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下表是在一定电压下,某同学测得的通过苹果的电流值:
根据上述实验在研究苹果的导电性能与苹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小科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科设计了如下的数据记录表:
实验编号 | 水果种类 | 深度/cm | 两极间距离/cm | 电压/V |
1 | 苹果 | 1 | 3 | 0.27 |
2 | 2 | 2 | 0.26 | |
3 | 3 | 3 | 0.35 | |
4 | 菠萝 | 2 | 1 | 0.48 |
5 | 2 | 2 | 0.53 |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做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②通过比较编号1和编号3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科又想探究“苹果的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下表是在一定电压下,某同学测得的通过苹果的电流值:
苹果 甜度和完整性 | 苹果1 | 苹果2 | 苹果3 |
甜度 | 一般甜 | 较甜 | 很甜 |
完整时电流值/μA | 99 | 197 | 299 |
削了皮时电流值/μA | 102 | 201 | 300 |
切掉一部分时电流值/μA | 101 | 198 | 298 |
根据上述实验在研究苹果的导电性能与苹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称九层塔含有“黄樟素”。为了研究“黄樟素”是否致癌,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他假设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对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2)在小明的探究过程中,①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过程。
①他假设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食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对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2)在小明的探究过程中,①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过程。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以20粒萌发的大豆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1)装置图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
(3)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装置图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
(3)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建立猜测和假设,②获取事实与证据,③提出问题,④合作交流,⑤制订计划,⑥检验与评价。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 _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③①⑤②⑥④ | C.③①⑤②④⑥ | D.③①⑤④②⑥ |
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大白菜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右表所示。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哪几组进行对照实验。( )
温室 | ① | ② | ③ |
二氧化碳浓度 | 5.0% | 5.0% | 0.2% |
温度 | 20℃ | 15℃ | 15℃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猜 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建立假设)
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①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②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③______________
④品红试纸伸入次氯酸中
实验记录:
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的操作后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填入表中。______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价。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猜 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建立假设)
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①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②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③
④品红试纸伸入次氯酸中
实验记录:
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的操作后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填入表中。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丙竹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丙竹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 B.①②④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