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会感觉影子有“浓淡”之别,影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二: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三: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实验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的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淡程度”。调节一盏灯的位置,当两侧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灯的功率和灯到屏的距离,分析相关数据,寻找规律。
具体实验如下:
步骤一,在屏两侧距屏1m处各点亮一盏25W的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步骤二:将右侧25W的灯换成40W的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
步骤三:保持左侧25W的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40W的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四:将右侧的灯依次换成60W,100W,250W,重复步骤三,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灯的功率/W
灯功率的平方数
屏上影子离灯的距离/m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的平方数
25
625
1
1
40
1600
1.26
1.6
60
3600
1.55
2.4
100
10000
2
4
250
62500
3.16
10
 
(1)步骤一、步骤二的结果,可以支持哪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盏200W的灯,放在屏右侧距离屏________m处,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会与左侧25W灯的影子“浓淡程度”相同。(,结果精确到0.01)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的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影响更大?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1)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0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_________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种子的萌发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面是利用玉米种子进行的一组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将50粒玉米种子随机分为二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2个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种子发芽情况
23粒
0粒
 
①该实验可以探究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
②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甲中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种子萌发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外,有一位同学提出:光照对种子萌发可能有影响,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过程,以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材料用具:干玉米种子200粒,清水,培养皿2个,不透光纸盒1个,餐巾纸,40W灯泡1个。
方法步骤:
①.取2个培养皿,并编号为1号和2号,在2个培养皿中铺上餐巾纸,并倒入适量的清水,每个培养皿中各放种子100粒;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周后分别统计2个培养皿中种子的萌发率.;
(3)如果光照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则实验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③______。
(2)有同学说设计“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时,除了要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外,还要保持水分和空气相同。该同学的说法体现出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3)培养皿垫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
(4)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将甲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乙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鸡蛋都破;第二次甲鸡蛋完好乙鸡蛋破;第三次两只鸡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得出“运动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D.在B处释放鸡蛋,重复做几次实验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现象经常发生,是否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灵颗粒浴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怎样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80ml、60ml、40ml、20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5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组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1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2、3、4、5号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灵颗粒溶液,将5个组同时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⑥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下表所示。
组号
1
2
3
4
5
种子发芽率
90%
60%
50%
30%
10%
 
(1)实验中,设置1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____________作用越强。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1

25
1
较暗
40
1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5
1.0
较明
5
1.5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_____.(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_____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_____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_____控制该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_____有关。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的爸爸在智能手机中装了手机计步类APP,小明每天只要把手机带在身上,就能显示出一天总共运动的步数,小明把爸爸的手机拿在手上,打开APP,往前走了10步,计步器显示增加了10步,小明想:手机是如何计步的呢?
(1)小明猜想:可能是手机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显示运动的步数于是,他拿着手机,坐在汽车里,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发现计步器示数没有变化,他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
(2)小明拿着手机,随着电梯升降从1楼到达5楼,发现计步器示数也没有变化,小明如此操作是因为他建立了______的猜想。
(3)小明站在原地,把手机拿在手上,一前一后甩动手机,惊喜地发现计步器示数在变化,而且每向前再向后甩动一次,示数增加1步、由此你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医疗小组为了研究降血糖药物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设计了下列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对小鼠无害也没有治疗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组
对照组
A
正常小鼠,注射
患糖尿病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B
正常小鼠,注射
正常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C
患糖尿病小鼠,注射
正常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D
患糖尿病小鼠,注射
患糖尿病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A.AB.BC.CD.D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评价与交流:②制订探究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⑥得出结论: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1)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所经历的流程应该是:______________(用以上序号排序)。
(2)某女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_____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用序号表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