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试验纪律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试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试验Ⅱ(9月份)
17.17%
8.85%
8.85%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外,还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如______。(只需写一个)
(2)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的环境条件。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组不容易。例如,要选择20个完全相似的动物,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就比较困难,那么,进行这种实验时;你认为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从20个动物中,选出两个相似的动物,一个作为实验组一个作为对照组
B.将这20个动物随机分成病组,每组10个,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C.将这20个动物分成10对,每对相似,一个放在实验组,一个放在对照组
D.将这20个动物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险处理,然后恢复原状观察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放学回家后,小刚想看一下电视,结果用遥控器来能打开电视机,究竟是电视机故障了呢?还是遥控器没用了……小刚为了?原因采取些措施进行了一一排除。小刚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属于探究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交流②设计实验方案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得出结论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获得蜗牛的一些基本信息,现做了如下的实验:
①测定蜗牛的体长及爬行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着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秒钟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蜗牛的位置,并将照片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1)蜗牛的体长为_________mm
(2)30秒钟后,蜗牛的爬行距离为_________mm
②为了研究光照对蜗牛生活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有影响,而且蜗牛不喜欢强光照射
实验:取一纸盒并在纸盒的底部均匀的铺上湿土及菜叶,将纸盒一半用黑纸盖住,在不遮光处放一只蜗牛,并将装置放在太阳下。
(3)出现怎样的现象说明猜想二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校为了方便学生饮水,从本学期开始在各楼层安装了直饮水机。小明第一次在教学楼使用直饮水机时,观察到机器上显示的温度是100°C,而从水嘴上接水后的杯子却不怎么烫手,为了确定水温到底有多高,他准备用杯子接一杯水用嘴尝一下。若把这一过程看作是科学探究,那么小明“准备用杯子接一杯水用嘴尝一下”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和证据D.制订探究计划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皮肤被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为得出更加严密的实验结论,你认为还需作出的改进建议是______。
(4)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蚕在结茧时,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蚕丝的出丝率。某同学为了寻找“薄头茧”的成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相同数量的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均匀放入6片方格簇中,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结果见表。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该同学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从表中分析,要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的环境条件。
(3)9月份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
(4)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写出其中两个: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关于密闭试管中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甲: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乙:用热水加热。

(1)你认为___(选“甲”或“乙”)更科学合理。
(2)简述你的选择理由。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____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德国物理学家_____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进一步研究,他发现了X射线。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