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 制定探究方案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丽觉得淘米水倒掉很可惜她想:淘米水还能用来做什么呢?为此,小丽就淘米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请帮她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略)
(3)设计方案、实施后记录结果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种幼苗2株,分别种植在甲、乙2个相同的花盆中;并放置在相同的、适宜植株幼苗生长的环境中
②甲盆每天浇灌淘米水,乙盆每天浇灌____________
③种植一段时间后,甲、乙植株幼苗都长势良好
(4)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丽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一个缺陷,请找出改正该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小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略)
(3)设计方案、实施后记录结果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种幼苗2株,分别种植在甲、乙2个相同的花盆中;并放置在相同的、适宜植株幼苗生长的环境中
②甲盆每天浇灌淘米水,乙盆每天浇灌____________
③种植一段时间后,甲、乙植株幼苗都长势良好
(4)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丽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一个缺陷,请找出改正该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小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的实验中,小明每次实验都选取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种子,经过实验,获得了两组实验数据。
第一组:当温度控制在 22℃时,含有不同水分的种子生长 7 天后的萌发率。
第二组:种子的含水量控制为 35%时,在不同的温度下生长 7 天后的萌发率。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水稻品种最适宜的萌发温度和含水量是_____;
(2)从实验条件控制上分析,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是很科学,请你对两组实验的条件进行调整,让实验更加科学合理;第一组实验条件应调整为_____;第二组实验条件应调整为_____;
(3)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
第一组:当温度控制在 22℃时,含有不同水分的种子生长 7 天后的萌发率。
种子含水量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萌发率 | 4% | 11% | 23% | 42% | 54% | 73% | 86% | 81% |
第二组:种子的含水量控制为 35%时,在不同的温度下生长 7 天后的萌发率。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萌发率 | 5% | 18% | 62% | 81% | 80% | 48% |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水稻品种最适宜的萌发温度和含水量是_____;
(2)从实验条件控制上分析,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是很科学,请你对两组实验的条件进行调整,让实验更加科学合理;第一组实验条件应调整为_____;第二组实验条件应调整为_____;
(3)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而当我们狼吞虎咽时,这种甜味并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唾液能使馒头中的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我们感觉到了甜味。结合生活经验,她猜测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消化馒头的速率,于是小明展开了实验探究。实验室为他提供的器材和药品有: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小刀、可调温的恒温水浴装置、蒸馏水、 碘液、新鲜唾液。
(建议每次取用 2 毫升)、新鲜馒头适量等。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列举 2 种)
(2)请你设计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速率吗?”的实验方案。(注:可以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借助装置图、表格等形式阐述实验方案)。________
(建议每次取用 2 毫升)、新鲜馒头适量等。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列举 2 种)
(2)请你设计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速率吗?”的实验方案。(注:可以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借助装置图、表格等形式阐述实验方案)。________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杨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大烧杯内分别垫上滤纸,并各放入20粒相同的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油层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空气),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回答:

(1)图中A、B对照,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
(2)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有1粒没萌发,D中有2粒没萌发。多数种子萌发的B、D组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菜豆种子的萌发________;
(3)装置B、E能够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来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请回答能否并简述理由________。

(1)图中A、B对照,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
(2)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有1粒没萌发,D中有2粒没萌发。多数种子萌发的B、D组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菜豆种子的萌发________;
(3)装置B、E能够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来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请回答能否并简述理由________。
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融化。为了研究雪水中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②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16%;
③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 A、B、C、D、E,取 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 40 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④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⑤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 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请回答:

(1)上表中C 组缺少的数据应是__________。
(2)经过多次试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 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
①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②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16%;
③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 A、B、C、D、E,取 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 40 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④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组别 | A 组 | B 组 | C 组 | D 组 | E 组 |
纯雪水质量/克 | 20 | 17.5 | 15 | 10 | 0 |
2.16%的融雪水质量/克 | 0 | 2.5 | | 10 | 20 |
⑤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 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请回答:

(1)上表中C 组缺少的数据应是__________。
(2)经过多次试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 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后,为了进一步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小明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药品和器材进行实验。老师对实验的建议:①每组实验氯酸钾用量可取4克,二氧化锰质量不宜超过2克。②实验应设计4组。

(1)结合老师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回收了二氧化锰。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验证该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1)结合老师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回收了二氧化锰。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验证该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①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②取两个100mL的洁净烧杯,编号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并记录结果。
④最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______。
[课题二]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的最适pH。
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进行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的混合并调整pH时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上述哪一种操作更科学?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②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___,实验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请在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_________。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①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②取两个100mL的洁净烧杯,编号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操作 顺序 | 项目 | 烧杯 | |
1 | 2 | ||
① |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 20mL | 20mL |
② | 注入果胶酶溶液 | 2mL | 0mL |
③ | 注入蒸馏水 | 0mL | 2mL |
④ |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 10min | 10min |
并记录结果。
④最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______。
[课题二]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的最适pH。
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进行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的混合并调整pH时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上述哪一种操作更科学?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②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___,实验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请在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_________。

小放很早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白米饭越嚼越甜。喜欢实践的他想要自己来一探究竟。借助学校兴趣小组的备用器材(A、B两支试管,玻璃棒若干,恒温水箱一个,白米饭制成的米糊、碘液、唾液、清水等用品适量),请你协同小放策划方案,完成探究:
(提出问题) 白米饭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作出假设) 白米饭变甜与唾液有关。
(实验步骤)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提出问题) 白米饭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作出假设) 白米饭变甜与唾液有关。
(实验步骤)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___。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
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个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____(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____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___。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
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个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____(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____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1)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___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________组。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5℃ | 25℃ | 25℃ | 25℃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的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1)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___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________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