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 制定探究方案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探究。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该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研究苹果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
根据上述表格信息,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写出两条):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该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研究苹果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
苹果类型 | 苹果1不太甜 | 苹果2比较甜 | 苹果3非常甜 |
完整 | 100μA | 200μA | 300μA |
削了皮 | 100μA | 200μA | 300μA |
切掉一部分 | 100μA | 200μA | 300μA |
根据上述表格信息,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写出两条):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3)结论1:小白鼠 学习能力;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组别 | 号别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实验组 | 1号鼠 | 69 | 43 | 12 | 25 | 17 |
2号鼠 | 87 | 49 | 58 | 46 | 41 | |
3号鼠 | 53 | 39 | 15 | 32 | 14 | |
对照组 | 4号鼠 | 92 | 32 | 38 | 13 | 19 |
5号鼠 | 60 | 41 | 37 | 66 | 33 | |
6号鼠 | 63 | 19 | 13 | 30 | 12 |
(3)结论1:小白鼠 学习能力;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_________。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_________。
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
(1)将燕麦胚芽鞘放在暗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
(2)使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
(3)用单侧光照射同时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_。
问题之一:由上述__________过程,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及弯向光源与尖端有关,于是推测__________产生了影响胚芽鞘生长和向光源弯曲的某种物质。
(4)将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___。
(5)将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_。
问题之二:由(4)和(5)对照实验可以说明胚芽鞘尖端的确能产生__________。设置(5)对照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促进胚芽鞘生长的作用。
(1)将燕麦胚芽鞘放在暗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
(2)使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
(3)用单侧光照射同时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_。
问题之一:由上述__________过程,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及弯向光源与尖端有关,于是推测__________产生了影响胚芽鞘生长和向光源弯曲的某种物质。
(4)将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___。
(5)将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_。
问题之二:由(4)和(5)对照实验可以说明胚芽鞘尖端的确能产生__________。设置(5)对照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促进胚芽鞘生长的作用。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
(2)建立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4)主要实验步骤: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填“杯中所剩水量”或“布块所含水量”),并将现象记入下表。
(5)实验结论:_______。
(6)炎热的夏天,若人体皮肤被汗浸渍,则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来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填“涤纶”“麻”或“棉”)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1)提出问题:_________。
(2)建立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4)主要实验步骤: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填“杯中所剩水量”或“布块所含水量”),并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 涤纶 | 麻 | 棉 |
杯中所剩水量 | 最多 | 较少 | 最少 |
布块所含水量 | 最少 | 较多 | 最多 |
(5)实验结论:_______。
(6)炎热的夏天,若人体皮肤被汗浸渍,则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来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填“涤纶”“麻”或“棉”)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如图是“气雾立体栽培”装置,以人工创造植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问题,深受眼下爱上阳台“微农业”的居民欢迎。某同学为了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
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1)甲在实验中起 作用。
(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
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1)甲在实验中起 作用。
(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______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3)55 ℃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________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4)35 ℃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______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3)55 ℃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________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4)35 ℃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个雄性小狗进行实验,甲不做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mL血液)。对表分析错误的是( )
激素名称 | 甲 | 乙 | 丙 |
甲状腺激素 | 3 | 0.1 | 2.8 |
生长激素 | 6 | 5.8 | 0.1 |
A.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 B.乙切除的是甲状腺 |
C.丙切除的是垂体 | D.手术后乙狗发育正常 |
1880年,达尔文用燕麦胚芽做了一个向光性探究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胚芽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受单侧光影响,导致胚芽中_________分布不均匀。
(2)比较A、B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促使胚芽生长的物质是由胚芽的__________产生的。
(3)在C、D两组实验中,D组实验起__________作用。

(1)胚芽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受单侧光影响,导致胚芽中_________分布不均匀。
(2)比较A、B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促使胚芽生长的物质是由胚芽的__________产生的。
(3)在C、D两组实验中,D组实验起____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