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生长情况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步骤中,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_________下进行。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 CO2 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粘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
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 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2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氢氧化钠。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步骤 3: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______。
步骤 4: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
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___成立。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根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根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根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________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林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小林进行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Ⅰ、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2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花盆中(甲、乙中装有洗净的等量细沙)。
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盆中放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林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41
51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林的实验,变量为________,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   
(2)小林设置甲盆的目的是________。   
(3)小林的实验有不足之处,需要完善,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   
(4)实验改进后,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蛋壳中含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定时定量向大豆幼苗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甲实验中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想要探究光对茎生长的影响。如图所示,将4株相同的大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②号和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丙同学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装置才能完成自己的探究。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
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 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 I: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3) 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小周方案 Il: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NaOH = Na2CO3+ H2O)

(4)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 I之前,需判断所加 BaC12溶液是否足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____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1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20℃
B
1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或纱布20℃
C
1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10℃
D
1
 
 
(1)用培养皿A与C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用培养皿A与D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种子所处的环境应如何设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最佳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结果种子仍未能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电磁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进行了动物实验:将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相同喂养一组为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另一组为辐射组,置于通电电脑前35cm处.实验60天后获得数据如表.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组别|
雄性大限数(只)
本重增长数(g)
|精子畸形率(%)
对照组
8
86.32±14.08
38.5
辐射组
8
31.35±11.48
99.3
 
A.电脑电磁辐射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伤害
B.电脑电磁辐射影响雄性大鼠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C.接受的电脑电磁辐射越强,动物的生殖能力越弱
D.动物的体重增长越慢,精子的畸形率越高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 CuSO4 溶液逐滴加到 5mL 饱和 NaOH 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 CuSO4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第 1﹣6 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 7﹣9 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
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 Cu(OH)2 , 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 Cu(OH)2 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分解生成 CuO 和水
Ⅱ. 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 Cu(OH)2 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 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 Cu(OH)2 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 可在足量 NaOH 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1)(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 Cu(OH)2 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少许 Cu(OH)2粉末加到 5mL 蒸馏
水中,充分振荡
________
猜想一错误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2)(结论与反思)
①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 在 NaOH 溶液中溶解反应生成Na2Cu(OH)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可知饱和 CuSO4 溶液与饱和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下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人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分别选择5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5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组别
水浴温度t
(℃)
凝乳时间
(分)
1
10
不凝固
2
20
7.0
3
30
4.0
4
40
1.5
5
50
4.0
 

(1)有酶和乳汁的2支试管放在水浴中15分钟后,酶和乳汁温度与水浴一致。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使内能发生改变____。
(2)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是____℃。
(3)在室温25℃时重做第3组实验,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将两者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再在30℃水浴中保温测量,则所测得的凝乳时间将____4分钟(填“短于”、“等于”或“长于”),为什么?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