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 制定探究方案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菊花冲泡菊花茶时,某同学发现菊花的花瓣会变成浅绿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花色素发生变化的缘故,并不影响菊花茶的品质。后来该同学又发现用不同的水冲泡菊花时,变色的情况又不同。为研究这一问题,他开展了探究活动。
(1)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试分析,实验前该同学建立的假设是 。
(2)该同学猜测花瓣变绿快慢还与水温有关,他在进一步实验时设计了下表,请在表中“ ”处填上合适的项目。
(1)他按一定的步骤进行了探究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冲泡菊花的水 | 煮沸的井水 (弱碱性) | 煮沸的纯净水中滴白醋(弱酸性) | 煮沸的纯净水 (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
变色情况 | 变浅绿色 | 变浅绿色 | 几乎不变色 |
试分析,实验前该同学建立的假设是 。
(2)该同学猜测花瓣变绿快慢还与水温有关,他在进一步实验时设计了下表,请在表中“ ”处填上合适的项目。
水温(℃) | 70℃ | 80℃ | 90℃ | 100℃ |
| | | | |
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结果,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 )
组别 | 子叶处理 | 株高(cm) | 主根长度(cm) | 须根 | 叶片数 |
a组 | 保留两片 | 10.1 | 18.25 | 发达 | 26 |
b组 | 保留一片 | 7.2 | 14 | 较发达 | 19 |
c组 | 去除两片 | 0.8 | 3.8 | 极少 | 9 |
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需的结构 |
B.实验组为a和b,对照组为c |
C.实验组为a和c,对照组为b |
D.实验组为b和c,对照组为a |
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这种植物种子都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有关 |
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时间长短。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花盆编号 | 土壤种类 | 浇水量 | 光照时间长短 |
1 | 壤土 | +++ | +++ |
2 | 壤土 | +++ | ++++ |
3 | 沙土 | +++ | +++ |
4 | ------ | ----- | ----- |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质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圆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材料。
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面上后呈薄片浮于水面;
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入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
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形;
(2)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面上后呈薄片浮于水面;
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入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
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形;
(2)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 B.类比法 | C.对照法 |
科学探究──教材研究:

阅读科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这部分内容:
许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气压还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吃不上,就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
实验:烧瓶中的水沸腾(图a)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换用其他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
A.分析归纳;B.提出假设;C.提出问题;D.理论推导;
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四个有用的步骤是_____(步骤用英文字母表示)。
(2)问题探究
如果教材把图b改装成图c的装置,继续加热.待水沸腾后注射器才与胶管连接,并把注射器的活塞往里推,增大气压.这时在正常情况下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一会儿,水又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教材没有这样改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应用
某制药厂在制药时,为了从药液中提取抗生素粉剂,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除去水分.但要求药液的温度必须保持不超过8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缩短加热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

阅读科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这部分内容:
许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气压还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吃不上,就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
实验:烧瓶中的水沸腾(图a)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换用其他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
A.分析归纳;B.提出假设;C.提出问题;D.理论推导;
A.实验研究; | B.得出结论。 |
(2)问题探究
如果教材把图b改装成图c的装置,继续加热.待水沸腾后注射器才与胶管连接,并把注射器的活塞往里推,增大气压.这时在正常情况下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一会儿,水又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教材没有这样改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应用
某制药厂在制药时,为了从药液中提取抗生素粉剂,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除去水分.但要求药液的温度必须保持不超过8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缩短加热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请利用如下实验用具及材料进行实验: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湿润的肥沃土壤、烘干的肥沃土壤、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① 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A、B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后进行观察。
(4)你的预测: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此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① 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A、B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后进行观察。
(4)你的预测: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花生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每组种子数目相等、大小相同,均有发芽能力)。
(1)如果要验证“花生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光照”的假设,应选择 两组进行比较。若出现 现象,则假设成立,否则不成立。
(2)从该表可以看出,除了验证花生的萌发可能需要光照这一因素外,还可以验证影响花生萌发的因素有 。
组号 | 空气 | 水分 | 光照 | 温度/℃ |
① | 充足 | 适宜 | 光照下 | 20 |
② | 充足 | 干燥 | 黑暗中 | 20 |
③ | 充足 | 适宜 | 黑暗中 | 0 |
④ | 充足 | 适宜 | 黑暗中 | 20 |
⑤ | 缺乏 | 适宜 | 黑暗中 | 20 |
(1)如果要验证“花生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光照”的假设,应选择 两组进行比较。若出现 现象,则假设成立,否则不成立。
(2)从该表可以看出,除了验证花生的萌发可能需要光照这一因素外,还可以验证影响花生萌发的因素有 。
某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进行证实。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细绳系在玻璃棒上,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
(2)如要证实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_______(填“a处”、“b处”或“c处”)。

(1)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
(2)如要证实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_______(填“a处”、“b处”或“c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