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曲师钮少雅在其《九宫正始》文中写道:“弱冠时,闻娄东(太仓)有魏良辅者, 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握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 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作者这一评价反映昆曲的艺术特点是
A.注重文学性、戏剧性B.一唱三叹,旋律悠扬缓慢
C.贴近民众,清新活泼D.精致细腻,专显悲剧之美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些著名文化遗产往往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艺术规则向世人展示出一种“建 筑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宫建筑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紫禁城 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分布 着其他次要建筑。 宫内的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 所。内廷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寝,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二 雅典卫城的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布局自由活泼,没有明确的轴线。尽管卫城呈 现不规则的布局,景观画面并不对称,但整个建筑群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值得 一提的是,雅典卫城因帕特农神庙的统率作用而成为一个整体。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卫城的其它建筑物如伊瑞克提翁神庙,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着陪衬和烘托的作用。总而言之,雅典卫城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据谢飞飞的《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特色》等改编

材料三 佛香阁是颐和园内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 台基上。台基包山而筑,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阁八面三层四重檐,内有八 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结构复杂,独具匠心。佛香阁高台矗立,气势磅礴,仰视 有高出云表之概,以致园内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作为颐和园全园景区的中心,佛 香阁将周围建筑及万寿山周转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登上佛香阁,周围 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成为尽览颐和园风光的最佳观景点。

——改编自赵彦编著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京故宫建筑所体现的重要政治理念。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述雅典卫城及颐和园(万寿山前山景区)在整体 布局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并分别说明雅典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上及佛香阁在中国古 典建筑中的突出地位。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帕特农神庙在整个雅典卫城中处于 “统率”地位的理由。②佛香阁“作为颐和园全园景区的中心”的依据。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明代北京城平面示意图,它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以农立国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宫殿建筑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它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 梯次修到山顶,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布达拉宫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整个建筑群由2层至13层不同层数的楼房组成,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殿顶飞雄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遠产》等整理

材料二 紫禁城的总体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中央位置显赫,统领四方,以制万国,王者居中是礼制的需要……用重重宫门隔断视线,以这种“隔则深,畅则浅”布局方式,加强宫院的纵深感,以体现皇帝九重宫阙的神秘莫测……依据古人对天文学的 认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居中天,紫微垣是天帝所居,太微 垣是天帝施政之处,天市垣则为天帝聚众贸易之所,紫禁城在整体布局上取象于三垣,将皇宫比附 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的不争事实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太(大)为贵;有以高为贵; 有以文(蚊)为贵”,太和殿正是全面体现了传统的君王至高至贵的礼制思想。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2)皇城不仅要满足居住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请您选择作答:①写出材料二图中A处建筑的名称和功能。仔细观察该图,分析A处所在的内廷建筑是如何“满足居住和生活需要”的?②根据材料二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故宫是如何“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的?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中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各具特色,又有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民居共同建筑特色的是
A.呈二进、三进等院落式布局B.反映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
C.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D.兼具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明清两朝皇帝登极、帝后大婚、册立垒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的元且、冬至、万寿三大节,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典。明代和清前期的殿试也在此举行。”“这里”指的是故宫中的
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交泰殿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受正统观念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但也有因宗教信仰,区域民俗、地理位置等而进行例外布局的。下列建筑,因受制于地理位置而“坐南朝北”的是
A.仁寿殿B.大昭寺C.秦始皇陵D.日昇昌票号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学者在谈及秦始皇陵兵马俑时说:“工匠们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命令的控制、规范的约束和超人意志的统摄,任何属于个人的艺术夸张与想象都会危及这种整体感和有序性,如此刻意保持整体的一致性,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该学者认为兵马俑
①首要目的不是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    ②在艺术化的精神个性方面确有缺憾
③“千人千面”的鲜明个性只是传说 ④更重要的奇迹性在于文化的表征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颐和园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    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的宝塔纳入全园的画面之中,又以的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使有限的园子显得无限深远,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    处应是
A.西堤B.智慧海C.四大部洲D.苏州街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秦朝和明朝长城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
A.匈奴、蒙古B.犬戎、蒙古
C.匈奴、回纥D.匈奴、鲜卑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