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明朝曲师钮少雅在其《九宫正始》文中写道:“弱冠时,闻娄东(太仓)有魏良辅者, 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握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 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作者这一评价反映昆曲的艺术特点是
A.注重文学性、戏剧性
B.一唱三叹,旋律悠扬缓慢
C.贴近民众,清新活泼
D.精致细腻,专显悲剧之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10:48: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梁辰鱼将革新后的昆腔推向戏曲舞台,其代表作品有
A.
B.
C.
D.
同类题2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B.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同类题3
叶圣陶在《昆曲》中提到“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初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作者意在强调
A.戏词追求典雅深奥
B.内容应贴近百姓生活
C.用现代的方式演绎
D.昆曲为士大夫服务
同类题4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昆曲对“近代百戏”产生深远影响不包括
A.“脚色”制
B.剧本结构
C.板腔体唱腔
D.演员组合体制
相关知识点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