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A.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迅速衰落下去
B.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C.第三世界迅速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D.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开始冲击了两极格局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苏联与英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产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有位西方学者在其著作前言中写道: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2)如何理解这位学者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作为此书的开始、“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3)列举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并对从整体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②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③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美国以盟军名义驻军日本B.美国提出和实施“马歇尔计划”
C.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D.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  )
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
B.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
C.从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在欧亚的势力范围
D.确定了以欧洲和北美为中心主宰世界的格局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称,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主权限于四岛及盟国决定的其它小岛。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对朝鲜以三八线进行了划分。战后英苏分别占领南北朝鲜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根据二战结束前的商定,日本由多国占领,然而,战争结束后事实上由美国独占,并根据美国的全球利益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51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同盟。

——据《国条约集》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远东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结束的方式:欢呼、握手、跳舞、喝酒,充满了希望。时间是1945年4月25日,地点是位于易北河边的德国东部小镇托尔高,事件是美苏军队的首度会师,这两支军队从地球的两端进军纳粹德国,迎面相会。……二战中获胜一方的大同盟领导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斯大林,他们在战时的两次高峰会议上已经握过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祝过酒。……然而,为什么在托尔高会师的士兵在迎接对方时会表现出惶惶不安,仿佛他们在期待会见外星来客?……对所有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其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摘编自[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

材料三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就国际关系而言,指出材料一中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要“修正”的内容以及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两次高峰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的重要安排。简析赢得二战胜利的同盟大国之间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依据,并概括其能够“基本完成了任务”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具体表现在________(填序号)。
①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地位的确立②苏联综合实力的增强
③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④欧洲列强失去主宰世界的实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造成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①双方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②苏联不满美国事实上独占日本
③美苏关于如何处置德国有意见分歧   ④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于4月25日在关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会议。3月5日,美国政府代表中、美、苏、英四国发出邀请书。其中提议以建议案为基础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并请被邀请国家提出修正意见。各被遨请国对这一事关和平与安全的大事都予以积极响应,高度重视。据统计,自《四国建议案》公布到5月5日午夜,有36个国家提出了1200件修正案。4月25日,由50个国家参加的旧金山制宪会议隆重召开。会议最重要的决定常常由五大国的首席代表拍板定案。会议的第二阶段是专门讨论和制定宪章。为便于制宪工作,会议把《四因建议案》分解成若干部分,分头交给各个委员会审查和修改。此时的建议案已扩大为原建议案、雅尔塔公式、中国建议吸收了各与会国许多提窆中的精神和内容的27件修正案。6月25日晚,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院规约。次日早晨,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金山制宪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金山制宪会议的特点。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