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两极格局的形成
- 冷战的开始
- + 美苏争霸
- 两极格局的结束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材料 所谓和平演变,就是国家之间的一种战略手段,运用除军事外的手段使对方制度发生变化。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大致分为五个基本策略:1、以自由市场经济具有最高效率的理论,摧毁社会主义的经济自我保护机制……5、以鼓吹极端个性表现主义(现代派艺术)泛世界主义(反爱国主义)等,推毁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伦理和独立民族意识。1982年,波兰政府取缔了国内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后,美国总统里根迅速宣布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并秘密向团结工会提供了1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里根还声称:“自由和民主的前进,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西方借戈尔巴乔夫改革之机,通过电影、小说、歌曲、科技等手段对苏联的语言、艺术、学术等造成极大冲击,使苏联人对美式风格产生向往,对本国文化产生厌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平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
——摘编自何新《何新政治经济论集》;武卉昕、弥沙《苏联解体与美国文化渗透存在着因果关系》等
(1)根据材料概括和平演变战略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平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这反映了
A.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 B.美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苏联 |
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 D.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材料 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南部边疆的安全和中亚五国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美苏全球争夺的冷战期间,阿富汗成为苏联大规模渗透的对象。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在各种原因的促动下,苏共高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的决策。1985年是阿富汗战争的转折点,由于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莫斯科调整了对外政策。但阿富汗各派基于民族和教派分歧基础上的争权夺利的斗争从未停止,之后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又随之而来。可以说,在阿富汗的长期战乱中,大国干涉是促使阿富汗国内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干涉又演变为“回力棒”,不仅给予解体前的苏联最后一击,而且使“9·11”后的美国长期陷入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材料 70年代,苏联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由于西线欧洲处于一时难以有重大改变的对峙状态,东线押在越南身上的赌注一时也难以收效,苏联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南线,特别是以“欧洲的软腹部”中东和非洲地区作为主要扩张方向,同时进一步打入连接东西两个地区的中心环节——南亚次大陆,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先是重点经营埃及,1971年5月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提供50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派遣军事专家顾问达18000多人。还为其修建了举世著名的“阿斯旺水坝”。1978年萨达特在议会正式宣布终止偿还所欠苏联的约40亿美元的债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埃友好合作条约》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埃友好合作条约》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埃友好合作条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