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材料.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于4月25日在关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会议。3月5日,美国政府代表中、美、苏、英四国发出邀请书。其中提议以建议案为基础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并请被邀请国家提出修正意见。各被遨请国对这一事关和平与安全的大事都予以积极响应,高度重视。据统计,自《四国建议案》公布到5月5日午夜,有36个国家提出了1200件修正案。4月25日,由50个国家参加的旧金山制宪会议隆重召开。会议最重要的决定常常由五大国的首席代表拍板定案。会议的第二阶段是专门讨论和制定宪章。为便于制宪工作,会议把《四因建议案》分解成若干部分,分头交给各个委员会审查和修改。此时的建议案已扩大为原建议案、雅尔塔公式、中国建议吸收了各与会国许多提窆中的精神和内容的27件修正案。6月25日晚,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院规约。次日早晨,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金山制宪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金山制宪会议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10:4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结束的方式:欢呼、握手、跳舞、喝酒,充满了希望。时间是1945年4月25日,地点是位于易北河边的德国东部小镇托尔高,事件是美苏军队的首度会师,这两支军队从地球的两端进军纳粹德国,迎面相会。……二战中获胜一方的大同盟领导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斯大林,他们在战时的两次高峰会议上已经握过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祝过酒。……然而,为什么在托尔高会师的士兵在迎接对方时会表现出惶惶不安,仿佛他们在期待会见外星来客?……对所有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其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摘编自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

材料三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就国际关系而言,指出材料一中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要“修正”的内容以及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两次高峰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的重要安排。简析赢得二战胜利的同盟大国之间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依据,并概括其能够“基本完成了任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