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两极格局的形成
- 冷战的开始
- 美苏争霸
- + 两极格局的结束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A.美国单极格局形成 | B.美国是联合国的支柱 |
C.美国企图独霸世界 | D.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守护神 |
材料一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苏联与英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产生变化的原因。材料三 有位西方学者在其著作前言中写道: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2)如何理解这位学者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作为此书的开始、“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3)列举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并对从整体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①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②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③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①避免了局部战争爆发 ②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
③两强不敢轻易动武 ④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④①③ | D.④②①③ |
——摘编自何新《何新政治经济论集》;武卉昕、弥沙《苏联解体与美国文化渗透存在着因果关系》等
(1)根据材料概括和平演变战略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平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 1989年7月,在华沙条约组织首脑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要用“新思维”来改革华约,使华约从“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承认“各国有权独立地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线,不受任何外来干步”。以此为契机,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国要求苏联从本国撤走驻军。经过谈判,苏联与上述国家达成了分阶段撤军协议,随着德国走向统一,驻德苏军的撤离也明确了时间表。这样原本苏联控制东欧军事工具的华约,其实际功能已严重丧失。1991年4月1日,华约组织宣布解散其军事机构。7月1日,华约6个成员国领导人在布拉格签署议定书,宣布华沙条约组织至此正式解体。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沙条约组织解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