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两极格局的形成
- + 冷战的开始
- 美苏争霸
- 两极格局的结束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列举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并对从整体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一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即号召同苏联开战。
——斯大林就丘吉尔演说答《真理报》记者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苏联与英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产生变化的原因。材料三 有位西方学者在其著作前言中写道: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2)如何理解这位学者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作为此书的开始、“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3)列举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并对从整体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②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③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①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②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③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 |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自由……”,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B.北约组织的建立 |
C.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 D.华约集团的形成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4月1日,根据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保证文艺作品的出版,创作剧本、电彩脚本和小说来揭露美国生活方式。第二,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有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霉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第三,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进步活动家论美国》、《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第四,苏联作家出版社准备出版反美题材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冷战》等。第五,准备再版如下书籍:《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
另外,“美国之音”等境外广播电台针对苏联的“恶毒”宣传报道,引起了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高度重视。1949年6月28日,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1949年生产11万台,1950年要生产40万台,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文化冷战”的影响。
材料 1949年4月1日,根据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保证文艺作品的出版,创作剧本、电彩脚本和小说来揭露美国生活方式。第二,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有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霉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第三,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进步活动家论美国》、《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第四,苏联作家出版社准备出版反美题材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冷战》等。第五,准备再版如下书籍:《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
另外,“美国之音”等境外广播电台针对苏联的“恶毒”宣传报道,引起了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高度重视。1949年6月28日,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1949年生产11万台,1950年要生产40万台,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
——赵玉明《文化冷战与冷战初期的苏联反美宣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文化冷战”的特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文化冷战”的影响。
关于朝鲜战争,美国高中教科书在其《世界历史》中“冷战在亚洲”章节中写到,美国介入战争的目的是“统一朝鲜半岛,成立一个单一的非共产党的政府。”这表明
A.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东西方冷战的表现 |
B.中国革命成功推动了朝鲜的社会革命 |
C.美国参战是维护西方意识形态的结果 |
D.美国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具有部分真实 |
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宣布不再向台湾的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不论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也不论是物资的或是顾问人员。那以后,美国人就承认北平共产党政权的问题争论了数月之久。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放弃了对台湾政府的支持 |
B.基于对苏联冷战需要加紧争夺中国 |
C.对***政权有好感 |
D.应对朝鲜战争引起的紧张国际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