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希特勒在西线发动攻击的第二个目标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1940年5月10日,德国军队在长达800多公里的西部战线上发动规模庞大的闪电式的进攻,卢森堡当天就被全部占领,荷兰抵抗了5天,于5月15日向德国军队投降,比利时坚持到5月28日,最后放下武器。德国军队的主力很快从卢森堡和比利时南端挺进,越过阿登山脉,从北面迂回法国重兵把守的马奇诺防线,占领色当,沿着法国北部平原直扑英吉利海峡。5月20日坦克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将盟军切分成相互孤立的两块。5月24日德国主力进攻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盟军,英国军方下达渡海撤军的命令,大约34万盟军安全撤退,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撤退。

——摘编自杨泽伟《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刻尔克撤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敦刻尔克撤退的意义。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苏联军队入侵波兰时,波兰政府要求英国政府按照英波互助条约对波兰提供援助,对此,英国政府的反应是英波互助条约并不适用于苏联侵略波兰的情况……1939年9月18日,英国内阁决定与苏联接触,用英国的机器换回英国急需的木材。10 月11日,英苏签订了关于木材和橡胶等物资交换的协定,恢复了双边贸易关系。此后,双方还计划就发展两国贸易关系继续谈判。对英国来说,加强英苏贸易关系除了经济上的利益之外,还可以以此作为改善英苏关系的切入点,从而为加强英苏政治联系、防止苏德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摘编自檀跃宇《二战初期英国张伯伦政府对苏联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苏联政策转变的影响。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这段话出自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