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个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史料所描述的经济区域集团是下图中的
A.![]() | B.![]() | C.![]() | D.![]() |
观察以下时事漫画,说明美国


A.欲改变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 B.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心存不满 |
C.与欧洲国家关系趋向恶化 | D.试图终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史实 | 推论 | 选项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 A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 B |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 C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 D |
A.A |
B.B |
C.C |
D.D |
下列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地跨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差异的是
A.欧洲联盟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D.东盟自由贸易区 |
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经济全球化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产生形成 |
C.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 D.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 |
1974年联合国特别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规定:“在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多边贸易谈判中,必须奉行对发展中国家不要求互惠的优惠原则;应当设法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获得经营性的额外利益,从而使它们大量增加外汇收入,使它们的出口商品多样化,并加快它们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一规定意在( )
A.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 B.消除发达国家在贸易中的优势 |
C.提升国际贸易中的自由化水平 | D.顺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 |
二战结束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迅猛发展,到1990年,随着纳米比亚的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然而,截至2019年,在全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就有33个。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非洲国家未开展经济合作 |
B.长期殖民统治导致经济基础薄弱 |
C.非洲国家独立后不重视经济发展 |
D.经济全球化继续拉开了贫富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