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热能
-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的速率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化学能与电能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汽车尾气在光照下分解时,即开始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它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NO2===NO+O,2NO+O2===2NO2,O2+O===O3。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NO2是催化剂 |
B.在此过程中,NO是中间产物 |
C.此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O3===3O2 |
D.光化学烟雾能引起人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
在反应C(s)+CO2(g)=2CO(g)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将C粉碎④通CO2气体⑤加入足量木炭粉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将C粉碎④通CO2气体⑤加入足量木炭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全部 |
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我国科学家利用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过程如下:
3CH3OH +H3AlO6 →3
+
+3H2O
3
+
→H3AlO6 + 3C○↑↓H2
3C○↑↓H2 → CH2=CHCH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CH3OH +H3AlO6 →3


3


3C○↑↓H2 → CH2=CHCH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3CH3OH→CH2=CHCH3+3H2O |
B.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的过程中H3AlO6作催化剂 |
C.1.4 g C○↑↓H2所含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
D.甲基碳正离子![]() ![]() |
用稀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升高温度 | B.滴加少量浓硫酸 |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 D.改用等质量的锌粉 |
反应2SO2+O2
2SO3在400℃时进行,若5s内SO3气体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则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s))为

A.0.1 | B.0.08 | C.0.04 | D.0.02 |
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化工生产原理是()
A.合成氨工业中,由于氨易液化,N2、H2循环使用,所以总体上氨的产率很高 |
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 |
C.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阳极区产生NaOH |
D.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
NH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关于合成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艺涉及催化技术 |
B.工艺涉及高温高压技术 |
C.原料之一的氮气来自空气 |
D.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100% |
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__________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__________
已知H2(g)+I2(g)
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g)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 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 |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 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 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