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温度时,在一个 10L 的恒容容器中,X、Y、Z 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开始至 2min,以气体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__;
(4)将 a mol X 与 b mol Y 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 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 a:b=______。
Ⅱ、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一定能证明 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一定能证明 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3)一定能证明 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B C D 均无色)
III 、某化学反应 2AB+D 在四种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 0,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表: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 可推测该正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
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v的是点3
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 (T=273K)和1.01×105Pa的室内保存,它能否变成灰锡(已知:该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焓变和熵变分别是△H=-2181 J·mol1,△S=-6.61J·mol1·K1;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A.能B.不能C.不能确定D.升温后能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 ΔH=+11 kJ/mol。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x(HI)和v~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改变条件,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到某一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
B.若再次充入a mol HI,则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
C.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相同
D.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同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焓变和熵变的说法正确的( )
A.常温下反应C(s)+CO(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増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反应2Mg(s)+CO₂(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6 kJ·mol1,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热效应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A(g)+ B(g)xC(g)+D(s)。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x=2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D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当前题号:8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一定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水,产生H速率减小,H2体积不变
B.加入NH4HSO4固体,产生H2速率不变,H2体积不变
C.加入CH3COONa固体,产生H2速率减小,H2体积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产生H2速率变大,H2体积减小
当前题号:9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的甲醇合成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是:2H2(g) + CO(g)CH3OH(g)+181.6kJ。已知:某温度下(设温度为T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
(1)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和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
物质
H2
CO
CH3OH
浓度/(mol/L)
0.2
0.1
0.4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_______v(填“>”、“<”或“=”);若加入与上述同样多的CO和H2,在T2℃条件下反应,10 min后达平衡时c(H2)=0.4mol/L,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 mol/(L·min);
(2)在一定条件的密闭恒容的容器中,下列式子或文字描述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2v(CO) = v(H2)
b.c(CO): c(H2):c(CH3OH) =1:2:1
c.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常数K﹤160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会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若同比例地增加CO和H2的量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正反应速率也会随之逐渐增大
(4)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改善上述合成甲醇的条件一直是研究课题。现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并简述理由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