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雨巷》中的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小题1】下列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形象。“丁香结”象征着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的手法,其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小题2】从诗中来看,“丁香姑娘”有什么特点?
答:

【小题3】《雨巷》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氛围?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
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
张烨
淡黄的长发披散着
宛如玉蜀黍的缨穗遮掩
珍珠般的脸盘
为着小小的愿望
你低垂着稚嫩的脖颈
默默地跪在阳光下
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
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
【小题1】本诗描写了一位求乞的女孩,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女孩的形象。
【小题2】诗歌是渗透着诗人思想感情的文字,试分析作者对求乞女孩的情感态度。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雨声
古苍梧
爱听
那淅沥的雨声
怕听
那淅沥的雨声!
它总提醒我
我曾经是一片云
而我仍然是一片云!
我还没有落下
没有落下!
没有投入
大海的怀抱
掀起
惊险的波涛!
【小题1】全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云”和“波涛”分别代表怎样的人生?
【小题2】全诗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作答。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小题。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小题1】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A.①说明其卑微。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③倾注了对她的感情。
B.①交代“我”与她的关系。②表明“我”以她为骄傲。③倾注“我”对她的深厚感情。
C.①说明“我”与她的关系。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③表明“我”的深厚感情。
D.①点明身份。②突出对她的热爱。③倾注对她的深情厚谊。
【小题2】“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C.“我”不忘养育之恩。
D.“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密切。
【小题3】诗中说“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说说你对句中两个“养育”的理解。
【小题4】根据诗节的内容分析选段第一、二节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 选出不符合诗意的选项  

在干燥的风中

一束一束稻草,瑟缩着

在被遗弃了的田野

午后,在不怎么温暖

也不是不温暖的阳光中

吾乡的老人,萎顿着

在破落的庭院

终于是一束稻草的

吾乡的老人

谁还记得

也曾绿过叶、开过花、结过果

一束稻草的过程和终局

是吾乡人人的年谱

──吴晟《稻草》

A.“干燥的风”和“稻草瑟缩着”凸显农作物歉收
B.“不怎么温暖/ 也不是不温暖的阳光”比喻人们的关怀不够充分
C.“被遗弃了的田野”和“破落的庭院”皆暗示农村的没落
D.“曾绿过叶、开过花、结过果”比喻老农与农村昔日的荣景
E.“吾乡人人的年谱”表达对老农与农村宿命无奈的感叹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再别康桥》中,第二节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枯荣引发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
C.《烛之武退秦师》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D.《再被康桥》中的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写景由山上到湘江,由江面到天空,再到江底,远近相间;从万山、层林、江面、百舸、雄鹰到万类,这是由概括到具体。景物描写远近相间,由概括到具体,层次井然。
B.在《雨巷》中,“油纸伞”意象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暮春时节,寂寥的雨中,一份冷漠,一份凄清,撑一油纸伞在风雨中独立,神秘、迷蒙之感顿生。
C.一般离别诗中离别的是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告别康桥时,却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D.《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柏桦《家居》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家居
柏桦
三日细雨,二日晴朗
门前停云寂寞
院里飘满微凉
秋深了
家居的日子又临了
祖父的像挂在壁上
帘子很旧,但干干净净
屋里屋外都已打扫
几把竹椅还摆在老地方
仿佛去年回家时的模样
父亲,家居的日子多快乐
再让我遨二三知己
酒约黄昏
纳着晚凉
闲话好时光
A.从全诗看,诗人的家在乡间,这首诗写了诗人离开家乡一年后回到乡间居住的一段日子的生活和心境。
B.诗歌第一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寂寞”“微凉”等词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
C.诗歌第二节直接写回家后的所见。“古朴”两字,既是对自己的家的描绘,也打通了诗人笔下的故里与中国农耕社会的田园和家庭在时空上的阻隔。
D.诗歌第三节写出家居的恬淡,用一个“闲”字串起家居所有温馨的日子,寄至味于淡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尽显无遗。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新诗,回答下列小题。
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
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莽大地。
(选自《洛夫诗集》)
①你觉得这首诗中的“她”是哪一类人?
②结合具体意象说明你做出上面判断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依据诗意,作者感到被“啮咬”、“绞伤”的原因,最可能的一项(   )
花是无声的音乐/果实是最动人的书籍/当它们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我的日子被时计的齿轮/给无情地啮咬,绞伤/庭中便飞散着我的心的碎片/阶下就响起我的一片叹息
A.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B.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C.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