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金黄的稻束
作者: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名著阅读。
【小题1】下列关于《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时值初春,在湘云的提议下,诗社议定将“海棠社”改作“桃花社”,黛玉为社主。复社后第一次填写柳絮词,湘云所作之诗最好。
B.宝玉因又看见晴雯补过的那件雀金裘生发物在人亡的伤感,便点了一炷香,填了一首《芙蓉女儿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C.贾母死后,鸳鸯万分悲痛,当天便以死殉主。贾政嗟叹后命贾琏买棺盛殓,随贾母葬,以全其心志。
D.凤姐患病,一时难以痊愈。王夫人便让李纨、探春一同照管园中事物,又请来宝钗帮忙,“托她各处小心”。
E.晴雯不小心害了伤风,嬷嬷请来的新太医胡乱给她开了些药,幸亏宝玉及时发现,重请太医才幸免于难。
【小题2】探春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100字左右)
当前题号:2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对曾卓的诗《我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飘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题1】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小题2】加粗的“看”涉及的范围从第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加粗的“看”所涉及的内容表明作者的视线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自________而________,再从________到________,自________而________。
【小题4】“万类霜天竞自由”中“万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上段中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项?(  )
A.立  看  染  争B.染  争  击  翔
C.立  透  竞  问D.看  流  击  竞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下面舒婷的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也许
——答一位读者的寂寞
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黑暗
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留尽
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
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为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它选择
A.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生活中不被理解的无奈和孤寂的心情。
B.本诗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来抹去“读者”心中的孤寂感,并回答“读者”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
C.本诗承认生活中的某些缺憾,但更看重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生。
D.这首诗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在反复中增加抒情的浓度,在排比中增强语势。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独立寒秋”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昂首挺立于寒冷的秋天,突现出革命领袖的高大形象
B.独自站立于深秋之中,点明处境和时间
C.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中昂首挺立,表现出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寒冷的秋天中孤立无援,略感寂寞、惆怅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成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在这节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一句运用比喻具体描绘出了死水发酵的过程。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一句通过比喻具体描绘出了死水发酵的结果。
C.“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反映出珍珠般的水珠由小变大的过程。
D.“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反映出这沟死水已成为肮脏污浊的乐园,蚊子肆虐的天堂。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写出诗人徐志摩对康桥具体感受的意象: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对《再别康桥》一诗中“但我不能放歌”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放歌破坏这宁静的美景
B.因为我不是歌唱家,我只是个诗人
C.因为沉默是最好的离别方式
D.因为我不愿回顾当年在这里的追求与希望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