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再别康桥》一诗中“但我不能放歌”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放歌破坏这宁静的美景
B.因为我不是歌唱家,我只是个诗人
C.因为沉默是最好的离别方式
D.因为我不愿回顾当年在这里的追求与希望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雨巷》,回答下面小题。
雨 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小题1】诗中的两个主要意象是什么?
【小题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小题3】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4】本诗押韵有什么规律?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河床》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河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
B.该诗的“激情”很大程度上来自意象的独异,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
C.该诗的内在节奏通过奇崛的长短句式来实现,如“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地亮了”,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词语和句式相交错,如“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形成突兀、冲撞、紧张的效果。
D.这首诗的意象构成也是十分独特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显得既不拥塞又不空洞。实的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等,给人以具体的视觉刺激;虚的如“是眩晕的飓风”“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等,给人以空洞虚幻的美感。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若把“翔”改为“游”不如原文好,这是因为( )
A.“翔”写出了鱼游之快速,而“游”则没有什么诗意。
B.“翔”是以鸟拟鱼,写出了鱼的轻快自由的神态,暗写水之清,鱼如在空中游。
C.“翔”与 “浅底”相配合,因为鱼在“浅底”游,所以就像鸟儿在空中飞一样。
D.“翔”照应前句“鹰击长空”的“击”,都是要表现鹰、鱼主动搏击的情态。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雨巷》中的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小题1】下列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形象。“丁香结”象征着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的手法,其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小题2】从诗中来看,“丁香姑娘”有什么特点?
答:

【小题3】《雨巷》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氛围?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小题。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小题1】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A.①说明其卑微。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③倾注了对她的感情。
B.①交代“我”与她的关系。②表明“我”以她为骄傲。③倾注“我”对她的深厚感情。
C.①说明“我”与她的关系。②进一步说明其身份。③表明“我”的深厚感情。
D.①点明身份。②突出对她的热爱。③倾注对她的深情厚谊。
【小题2】“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C.“我”不忘养育之恩。
D.“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密切。
【小题3】诗中说“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说说你对句中两个“养育”的理解。
【小题4】根据诗节的内容分析选段第一、二节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再别康桥》中,第二节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枯荣引发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
C.《烛之武退秦师》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D.《再被康桥》中的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写景由山上到湘江,由江面到天空,再到江底,远近相间;从万山、层林、江面、百舸、雄鹰到万类,这是由概括到具体。景物描写远近相间,由概括到具体,层次井然。
B.在《雨巷》中,“油纸伞”意象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暮春时节,寂寥的雨中,一份冷漠,一份凄清,撑一油纸伞在风雨中独立,神秘、迷蒙之感顿生。
C.一般离别诗中离别的是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告别康桥时,却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D.《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这里以大胆的想象开篇,呈现了一幅壮阔的胜景——全世界的女孩手牵手围绕着浩渺无垠的海洋跳着欢快的回旋舞。
B.“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这里的“水手”“船”“桥”,象征着劳动、交流和沟通。
C.“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条件分句的后置,使得诗行的结构与前两节发生了变化,这样既突出了世界大同的美好憧憬,又使得“假如……都肯”这个前提条件变得更加重要。
D.诗歌中的前两个“假如”不能删除,原因是删去了“假如”,就表明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没有误解、隔阂、歧视,也没有冲突,这在当时来说根本不现实。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