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
B.宝玉与秦钟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十分亲密。后来他们与家塾中香怜、玉爱二人相知,惹得同窗金荣等人十分嫉恨。一次,趁贾代儒不在,金荣便与秦钟、香怜等争斗起来。后来在李贵等几个大仆人的喝令调停下,金荣被迫向宝玉作了揖;宝玉仍不依,最后金荣只得向宝玉磕头赔罪才算了事。
C.荣府贾政生了一个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作宝玉。贾宝玉两周岁时,贾政想试一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让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说他“将来酒色之徒耳”,但贾母还是把他当命根一样看待。
D.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了。后来黛玉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里的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为柳梦梅(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比黛玉为杜丽娘(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E、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贾政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宝玉随贾政和众清客同行,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深
得众人人赞许。结束后,小厮们因宝玉心情好,便将他身上佩带的饰物都抢了去。黛玉以为自己送他的荷包也没有了,便赌气把正在做的香袋剪碎。宝玉急忙把戴在里面的荷包取出,黛玉才后悔自己的莽撞。
当前题号:1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怀念萧姗
巴金
我站在死者遗体旁边,望着那张惨白色的脸,那两片咽下千言万语的嘴唇,我咬紧牙齿,在心里唤着死者的名字。我想,我比她大十三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我想,这是多不公平!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她也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还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她患了病,得不到治疗,也因为她是我的妻子。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
天刚刚发白,我们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人们的白眼,人们的冷嘲热骂蚕蚀着她的身心。我看出来她内心的痛苦像一锅煮沸的水,她怎么能遮盖住!怎样能使它平静!
我记得有一天到了平常下班的时间,我翻看当天的报纸,在第三版上看到了《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真是当头一棒!我看了两三行,连忙把报纸藏起来,我害怕让她看见。她找到了报纸,她的笑容一下子完全消失。这一夜她再没有讲话,早早地进了房间。我后来发现她躺在床上小声哭着。一个安静的夜晚给破坏了。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在我的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内容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二节写萧姗补说了一句“要坚持下去”,由此语时你可以看出萧姗怎样的精神品质,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5分)
【小题3】本文选自巴金《随想录》,请结合选文,试从思想表达和艺术手法角度说说这篇散文的成功之处。(6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的成名作。后来,曹禺又创作了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这两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B.“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是《老人与海》中主要人物桑提亚哥的一句内心独白,它鲜明体现了作者海明威所歌颂的“硬汉精神”。
C.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是法国女性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D.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代表作有《变形记》。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题文)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建造豪华的大观园。元妃元宵节归省,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元妃游了园子,筵宴上还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之后再通宵听了几出戏,凌晨就回宫中了。
B.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因祖上曾和王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周瑞家的的引荐下,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这时贾蓉奉父命来凤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刘姥姥看到了凤姐的威严和气派,听了凤姐说到家事的难处,最后得了二十两银子满意而去。
C.贾妃回宫,荣宁二府人人力倦各各神疲,众人多正休整。宝玉在东府看戏无聊,与茗烟偷溜出府到晴雯家中玩,受到礼遇。晴雯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并规劝宝玉。
D.宝钗生日会上,吃酒看戏,凤姐说贾母喜爱的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大家都猜到了,都笑着,黛玉不吭声,湘云说这个人就是宝钗,宝玉也跟着呼应,结果惹得黛玉不高兴。
 
E.黛玉因记挂着宝玉被父亲叫去,晚上来怡红院看望。由于晴雯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这不禁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又听得宝玉、宝钗笑语之声,越发动了气。
当前题号:4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名著考查。(本大题共2小题,8分)
【小题1】《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 ,孙少安的家人有          。(写出三个具体的人名即可)(4分)
【小题2】《平凡的世界》中有许多让人回味的句子,请阅读下面句子,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自己的理解。(4分)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当前题号:5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题文)名著阅读(3分)
因此,肝肠迸裂,哭了过去。紫鹃只是哭叫:“姑娘怎么样了,快醒来罢!”探春也叫了一会。半响,黛玉回过这口气,还说不出话,那只手指着窗外。
阅读上述材料,说明林黛玉为何晕了过去,简述事情的缘由。(3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的节选部分,完成后面题目。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节选部分为《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小题1】节选部分的这两节诗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简要说明其异同。(5分)
【小题2】这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小题1】诗中的“我”“姑娘”,形象鲜明,请你任选一个对象,根据诗作,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若能简要的分析更好。(5分)
【小题2】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试指出本诗所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6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节,完成以下问题。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小题1】本节首尾反复用“厚大的”修饰“手掌”,用意何在?(3分)
【小题2】本节连用八个“在你……之后”句式,请分析其在内容及情感表达上的作用。(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小题1】如何理解诗中“鸟”这一意象?(4分)
【小题2】谈谈你对诗歌最后两句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4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