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星星变奏曲
江河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诗歌的前三行选取了哪些意象?写出了夜晚怎样的特点?
(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小题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小题2】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填空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小题1】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写在横线上。
①摇拽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______________
②寄与感动的热泪____________
【小题2】汉字中有很多形似字,请你细心辨别下列字形,并试着组词:
拨________蔑________凝________瞳_________藤___________
拔________篾________疑________曈_________腾___________
【小题3】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第1节:(1)蜘蛛网________________(2)炉台____________________
(3)灰烬的余烟___________(4)美丽的雪花______________
第2节:(5)紫葡萄________________(6)深秋的露水______________
(7)鲜花__________________(8)凝露的枯藤______________
第5节:(9) 腐烂的皮肉___________
第6节:(10)脊骨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食指原名_____。1948年11月出生,山东鱼台人。自幼爱好文学,熟读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的诗歌。1968年,是食指的创作黄金年,创作了代表作《相信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诗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北岛、舒婷、多多、顾城、江河、芒克等为代表的、后来被笼统称为“_________”的现代诗歌创作潮流。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章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上片开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营造了深秋萧瑟的意境。
B.词中用语极富表现力,如“击”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
C.本词末尾作者以问句作结,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一问的巧妙回答。
D.作者塑造了以天下为己任、蔑视权贵和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者形象。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5分)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䁔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一直与我们同在。
【小题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小题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2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节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B.第一节的四句诗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 加强了感情渲染。
C.第三节“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感情推向了高潮。
D.第三节结尾句与该节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树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E. 第三节中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即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 “最珍贵、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小题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作者是真的忘了在哪里捡来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时间:      
心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联系《鸭的喜剧》结尾:“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说说题目“鸭的喜剧”的含义。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小题。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小题1】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 “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