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小题1】请指出“你”“我”“云”三个意象各自的象征意义。
【小题2】这首诗有何特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小题1】请指出“你”“我”“云”三个意象各自的象征意义。
【小题2】这首诗有何特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人
顾 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选自《黑眼睛》)
【小题1】“黑夜”象征什么?(不超过20个字)
【小题2】“黑色的眼睛”在这里有双重寓意,请用简练的语言将这双重寓意写出来。
(1)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一代人
顾 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选自《黑眼睛》)
【小题1】“黑夜”象征什么?(不超过20个字)
【小题2】“黑色的眼睛”在这里有双重寓意,请用简练的语言将这双重寓意写出来。
(1)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下列对顾城诗作《远和近》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写于1980年6月)
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写于1980年6月)
A.此诗反映了现实中人际间的隔阂、诗人内心孤独,也隐含诗人对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向往与希冀。 |
B.诗中的“远”“近”,本是客观存在的空间距离,但在情感作用下,心理距离的远和近却产生了互换。 |
C.诗句中“云”象征着美好淳朴的自然,“你看云时很近”,是通过观赏自然写出人与人心灵上的亲近。 |
D.此诗匠心独运,认真体味,诗歌的语言中透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甚至含有一种神奇变幻的美。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人与人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人和云的距离,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小题3】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
远和近
顾 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小题1】诗中有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这些意象分别指什么?【小题2】人与人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人和云的距离,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小题3】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你如何看待老黄牛这一形象?
老黄牛
藏克家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小题1】请选出对“老牛亦解韶光贵”理解得较好的一项( )A.“老黄牛”知道春光易逝,不能误了农时。 |
B.“老黄牛”知道春耕重要,不敢有一丝怠慢。 |
C.“老黄牛‘知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
D.“老黄牛”自知服役的时间不多了,要贡献余力。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这首诗作于1937年春天,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你能结合时代背景和煤的特点简单分析一下这煤和我们的民族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煤的对话
艾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小题1】下列对诗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小题2】“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这句中的“追”有何妙处?此句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运杨柳的骆驼
公 刘
大路上走来一队骆驼,
骆驼骆驼背上驮的是什么?
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
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
明年骆驼再从这条大路经过,
一路之上把柳絮杨花抖落,
没有风沙,也没有苦涩的气味,
人们会相信: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
1956年6月13日
【小题1】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写眼前景用设问起笔,抒写情意着力于“要把”二字。 |
B.“骆驼骆驼”“青绿青绿”“千枝万枝”这三组叠词,直接表露出了诗人心头的喜悦。 |
C.“没有风沙,也没有苦涩的气味”,形象写出荒沙大漠经过绿化后的美好情景。 |
D.“准能把春天追着”,是说春天要来却还没有来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