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绝句,完成下面小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语言清新明快,运用“黄莺儿”“莫叫”“不得”等口语化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娇憨泼辣的女子形象。
B.刘诗第二句化用“金屋藏娇”的典故,只用七个字就写尽了深宫失宠之人的悲凉处境,是全诗的中心句。
C.全诗用层层倒叙的手法,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先写时间之晚,由纱窗日暮,引出窗内独处之人;后写季节之晚,由空庭春晚,引出庭中落花。
【小题2】两首《春怨》中无一“怨”字却句句写“怨”。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描写诗中含有“愁怨”的女子形象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天,时官军击败安史叛军并收复洛阳及中原大片土地。贾至先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岑参以此诗和之。②紫陌:京城的道路。③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用“鸡鸣”“曙光”“寒”点岀大臣们早朝上路之早,暗示大家心情愉悦。
B.第二句意思是,在这春夏交接之际,京城到处回荡着黄莺鸟的歌声,生机盎然。
C.颔联极写早朝盛况:宫门齐开,仪仗林立,百官上朝。诗人心情紧张,态度庄重。
D.尾联特意用“独”“阳春”“难”体现酬和之意,表达自己才不如贾至的遗憾。
E.全诗通过描绘早朝场面,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繁华,反映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
【小题2】杨万里曾说:“和诗者,岑诗云‘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请结合全诗对这两句进行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

李群玉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书阁乍离情黯黯,彤庭[注]回望肃沈沈。

应怜一别瀛洲侣,万里单飞云外深。

[注]彤庭:亦作“彤廷”;泛指皇宫。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赠别诗,是诗人在请求南归回乡时写给同僚的。
B.首联写诗人灯前独坐,夜渐深,西风起,捣衣声满京城,点明节令,交代写作缘由。
C.颔联运用典故,含蓄典雅“遂作”表明写诗的原因,反映了诗人南归回乡之意。
D.全诗叙事完整,先写灯前静坐,再写赋诗赠别,再写乍离回望,后想象别后情形。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小题1】某学生收集整理古诗,适合收录这首诗的自编集是( )
A.《格律菁华》B.《古体集锦》C.《诗余精选》D.《乐府诗选》
【小题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刚劲凝练B.清新隽永C.哀婉柔美D.沉郁顿挫
【小题3】赏析这首诗颈联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虎丘题壁

陈恭尹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雪耻家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小题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运用的表现手法。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铁门关[注]
岑参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注]铁门关,位于古丝绸之路中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西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表示这首诗以铁门关楼为题材。
B.“极目”写出诗人用尽目力远望的神态,“少行客”表现出铁门关的荒凉。
C.第五、六句用工整的对仗句,写出铁门关前道路的高险、弯曲和狭窄。
D.岑参,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体现了其诗气势宏伟、苍凉悲慨的风格。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②。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①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官场失意后,蛰居水村。②赊:语气词。③绷:布幅。
【小题1】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再写烟雾迷朦中的野草,远近明暗搭配和谐。
B.中间两联写景丰富,有静有动,眠居翡翠、别业鹭鸶、渔屋酒家为静景,飘飘酒旗为动景,动静结合,颇有情味。
C.这首诗写景跳跃,变化很大,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岸边,再移到水中,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受。
D.这首诗围绕“望”组织材料,前三联描写望之景,景中含情;尾联抒发望之情,由景生情,结构完整,严密自然。
【小题2】有人说,整首诗的前三联都是对水村景物的生动刻画,但末句提到“京华”,显得有些突兀,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请简要阐述。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⑴

李白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⑵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注:⑴天宝八载(749)春天,李白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今属山东)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了这首送别诗。⑵咸阳,这里实指长安。

【小题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 。
【小题2】诗句“此情不可道”中的“情”在作品中指的是(1)_________;(2)__________ 。
【小题3】简析“望”字重叠的表达效果。
【小题4】“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请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写了田园生活的景象,《归园田居》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经历,《渭川田家》描绘了田家暮归的图景。
B.两首诗的写景部分都采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自然清新,并且两首诗的景物描写都刻画了具体细节。
C.两首诗都在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渭川田家》更是借用“式微”的典故,独抒胸臆。
D.从内容看,两首诗都是吟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从体裁看,《归园田居》是五言律诗,而《渭川田家》则为古体诗。
【小题2】同样是描绘田园生活,两首诗相比,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又呈吴郎①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緣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受。
【小题1】杜甫,字________
【小题2】对本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旬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劝告吴郎。
B.诗的前半部分杜甫在叙事的过程中,流露了自身对穷苦人处境的同情和体谅。
C.颔联两句“防远客”和“插疏篱”的主语都是吴郎,两句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措词十分委婉含蓄。
D.本诗在艺术表现方面很有特色,“即”、“便”、“虽”。“却”等虛词的运用,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关、音乐关,又有散文的灵活性。
【小题3】有人说,杜甫诗歌的价值之一即在于常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结合本诗就此作赏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