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独酌 (唐) 李白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小题1】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清新俊逸B.风骨峥嵘C.浪漫奔放D.天然去雕饰
【小题2】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结合,重在托物言志。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小题3】画线句于陶渊明《咏贫士》,请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小题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
【小题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小题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释:①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这首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此时他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
B.颔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
C.颈联用了比喻的手法写瀑布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声响若风雨,声威远播。
D.这首山水诗,旨在赞美瀑布景象。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
【小题2】下列诗句与“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采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雪》
【小题3】这首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吟咏庐山瀑布的力作。但二者同中有异,请从内容、情感两方面比较两首诗有何不同。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野航为范子俊赋

[明]袁凯

一舸夷犹野水边,渚禽沙鸟各纷然。

幽花满棹初维岸,春水连堤忽上天。

世上风波终未已,江南烟雨正堪眠。

他日匏尊留我饮,更凭孤鹤问坡仙。

[注]①袁凯:松江华亭人,元末明初诗人,因说实话,不断地遭朱元璋批评,多次请求归乡而不允。②夷犹:从容之意。③维:系。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纷然”写出了水边禽鸟从容飞起的样子。
B.“春水连堤”描绘出一幅风波险恶的画面。
C.“江南烟雨”营造了烟雨蒙蒙的冷清氛围。
D.“坡仙”借用了《赤壁赋》中苏轼的形象。
【小题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B.幽默诙谐C.恬淡自然D.刚劲凝练
【小题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本诗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出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C.“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小题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注)①《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②何心:何来的心。③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实写他长期被囚的景况以及孤独思乡怀国的情绪,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囚人形  
象。
B.颔联通过想象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好景象,表现作者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
C.尾联“龙山”既可指作者战败被捕之地,也指华夏民族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
D.全诗没有一点过节的喜悦和快乐,更多的是凝重、自励、追忆、反省,让人痛定思痛、发愤图强。
【小题2】请从颈联撷选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日山居即事

[明]王廷陈

草动三江色,林占万壑晴。

篱边春水至,檐际暖云生。

溪犬迎船吠,邻鸡上树鸣。

鹿门何必去,此地可躬耕。

(注)①鹿门:即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东汉庞德公曾携妻栖隐鹿门。
【小题1】“檐际暖云生”一句既点出了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又暗示写作地点在_____________。
【小题2】试赏析本诗运用的抒情手法。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

钱谦益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

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

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嚢吾欲傍余生。

(注)①钱谦益:明东林党领袖之一。明亡后,任南明王朝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不久回苏州闲居。晚年暗中参与反清复明活动,本诗就写于这一时期。②建业:南京旧称,南明弘光政权建都于此。
【小题1】下列对这首清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上句“阑风伏雨”既交代天气又暗示心情,下句“扶病将愁”表明与李生的关系亲厚。
B.颔联虚实结合,上句写虚,以比喻手法写扬州城烟月如梦,下句写实,言南京城景象清明,景丽而情真。
C.尾联直抒胸臆,上句殷殷叮咛,希望朋友毋忘前约,下句感怀境况,叹息自己年老多病,忐不得伸。
D.本诗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首联以送别起笔,尾联以别情收尾,首尾呼应,章法严密。
【小题2】前人评价钱谦益的七律“委婉含蓄”,你同意这种评价吗?请结合颈联,说说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沟

王安石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注]①白沟:宋辽之间的界河。②不道:不说。③棘门灞上徒儿戏:公元158年,匈奴大举进犯,汉文帝派遣徐厉、刘礼、周亚夫分别驻守棘门、灞上、细柳。文帝在巡视了三个驻地以后,说“灞上、棘门军,若儿戏尔。”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简明写实,写出了白沟河北尽成辽地,年年在这里迎送辽使的情况。
B.“锄耰”是松土、平地的农具,诗中“万里锄耰”则代指北宋广阔的农业生产地区。
C.诗歌借汉文帝对棘门、灞上的评价,委婉地批评了当时北宋边将的庸碌无能。
D.诗歌尾句希望北宋将士以李牧、廉颇为榜样,加强防御,使边境不再受辽侵扰。
【小题2】请赏析颔联“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两句。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再与鼎臣游龙门寺

曾丰

初叹来游未必重,等闲十载又相逢。

壁间故迹尘轻涴,物外初心病暗攻。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注:曾丰历任赣县县丞,义宁,浦城县令,广东经略司曹,德庆知府,湖南参帅,朝散大夫等职。生性耿直,不畏权贵,嘉泰四年(1204 年),被罢职回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和友人上次同游留下的题字已经被灰尘弄脏,侧面点明了两人离别之久。
B.和友人长久离别,身体多病,仕途坎坷,整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内心浓浓的悲伤。
C.诗人和友人重逢一起饮酒观景,借梅花和山云表现出诗人内心高洁的情操。
D.“山云可荡胸”借用杜甫典故,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也为之荡漾。
【小题2】诗的前两句感情丰富,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