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动。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释)①张征虏:张飞,三国蜀将;②霍冠军:霍去病,西汉名将。
【小题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豪情满怀,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格调相似。
B.诗人认为戍守边关,建立军功主要目的是要保卫国家,报效祖国,而非追求功名利禄。
C.诗人借用张飞被封征房将军、霍去病被封冠军侯之典,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
D.尾联写张判官身负长剑,突出其慷慨赴边的英武,诗人高歌相送是对友人出塞的激励。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的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注)邀往城外寻春

苏 轼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中。

曲栏出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注)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中鸟儿殷勤招唤诗人,门前水池里的冰融化后生出小鱼,描绘出早春时节鸟儿清脆啼鸣、池塘冰消水动的画面。
B.诗中“红裙”一词所用的修辞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红巾翠袖”不同。
C.“惊”字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空”写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
D.虽仍卧病在床,但听到友人邀约寻春的鼓角声便毅然起身,可见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小题2】诗歌的尾联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赏心亭

王琪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注)①金陵,南京。赏心亭,在南京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②辽天鹤,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③卧雪图,指《袁安卧雪图》。相传赏心亭上曾张挂《袁安卧雪图》,后遗失。袁安,东汉人。曾在雪天僵卧床上。④萧萧,花白稀疏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第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千里秦淮的壮丽,第二句写江山的清丽壮美。
B.“旧画难寻《卧雪图》”一句运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想效仿袁安在雪天僵卧在床的心愿。
C.颈联第一句写诗人离开京城,时光缓缓流逝;第二句写诗人在江湖,白发稀疏。
D.此诗与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的地方相同,但抒发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
【小题2】“残蝉不会登临意”一句包含了诗人哪些“登临意”?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唐]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明]张楷

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
【小题2】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小题1】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
【小题2】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①唐文宗时,诗人曾因事流放康州(治所在今广东德庆),此诗是作于贬谪途中。诗题一作《晚泊润州闻角》。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意境高远,耐人寻味。“润州”点出了诗人   ,“听暮角”则写出了诗人    的感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而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而遭贬,诗人到达柳州后,登楼而作。②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小题1】下面对这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的“茫茫”,写诗人眼前海天相连,空间辽阔荒凉,又写愁思充溢空间,无限深广。
B.颈联先用夸张,重峦叠嶂千里目也无法望及友人;再用比喻,愁思似曲折的江流无穷无尽。
C.这首抒情诗,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但情景交融,凄楚动人,收到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
D.全诗从登楼写起,从远及近,基调高昂,篇末点出题中之“寄”,余韵袅袅,回味无穷。
【小题2】本诗与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滴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皆着“惊”字,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小题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
【小题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有人评其“匠心别具”,请简析其艺术效果。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 亭①

林景熙②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③。

(注释)①溪亭:临溪水的亭子。②林景熙,字德旸 ,号霁山。南宋末期爱国诗人。③汀:水边平地,小洲。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纷。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诗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日暮”“月初白”“流萤”“孤灯”等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了作者孤寂之情。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颈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新平少年

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

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注释)①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②“千金”二句:韩信少贫,有漂母见其饥,哀而饭之。后信为楚王,报以千金。③羁绁(xiè):用绳子拴住。鞲(gōu)甘上架鹰的皮套袖。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韩信当年甘心受辱,并非没有志气,而是为了使自己的雄心壮志将来有所施展。
B.诗人认为韩信得遇高祖,方能叱咤风云,拜将封侯,借此自然引出诗人对当时处境的感慨。
C.“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是说老虎被摧残,苍鹰受束缚,隐喻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
D.这首咏史诗融叙事、议论、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意境悲凉激越,语言平实无华,通俗易世。
【小题2】“长风人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