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阊门①西虹桥
文徵明②
白雾浮空去渺然,西虹桥上月初圆。
带城灯火千家市,极目帆樯万里船。
人语不分尘似海,夜寒初重水生烟。
平生无限登临兴,都落风栏露楯前。
(注)①阊门:城门名,在苏州城西。②文徵明:明代书画家,多才艺,“吴中四才子”之一。早年科考不利,五十四岁时被人举荐为翰林院待诏三年后辞归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皎月初上、扫净白雾的画面,充满清寂幽远的气氛。 |
B.颔联写诗人站在西虹桥上极目远眺,呈现在眼前的是万家灯火,商船林立。 |
C.“带城”二字十分传神地写出夜晚姑苏灯火如带,宛如一串明珠缭绕城郭。 |
D.颈联写诗人面对如此流光溢彩的夜景,思绪变得更加兴奋,以至不畏夜寒。 |
馆娃宫①怀古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观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②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注)①馆娃宫:坐落于苏州灵岩山上,为吴王宠幸西施而建。②姑苏麋鹿:吴败越后,相传越王将西施献于吴王,吴王悦,伍子胥谏吴王,吴王不听,伍子胥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佳人已去、宫墙依旧,物是人非,引人叹息,首联即定下怀古伤今的基调。 |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如今馆娃宫的荒凉衰败,与往昔形成对比。 |
C.颈联中“空”在句中的作用与“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相似。 |
D.诗歌前三联侧重描写馆娃宫的遗迹,最后一联侧重抒情,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寒食
杜甫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①。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注:①不违,即不避,无忌讳。【小题1】诗人前两联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小题2】请分析“鸡犬亦忘归”一句的表达效果。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题1】简述这首诗的象征手法。【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①。
细雨春芜上林苑②,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释)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小题1】下列对颔联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苏武的典故写诗人晚年的困厄境况,十分准确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
B.用张巡的典故是诗人以史明志,写自己虽然被俘了,但是要坚持斗争永不屈服。 |
C.“久”字写出了持续困厄的时间之长;“空”字则突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 |
D.连用两个典故紧承首联的自我描述,诗人情绪激昂、内心悲愤,照应了题目。 |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闹嘈杂,让诗人感到无比惊讶。 |
B.“寒光”“积雪”写出边地条件之艰苦,高悬的旗帜又显示出肃穆庄重。 |
C.颈联两句,前句写进攻的态势,后句说防守的形势:前句写人事,后句析地形。 |
D.本诗从军事落笔,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
稻田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禾罢稏①肥。
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①禾罢稏:水稻的别称。【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西 村
{南宋}陆 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
注
耿:微明的样子。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表现了西村山林中的热闹景象。 |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
E.“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声色兼备。 |
阆水歌
(唐)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①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注)①胜事:胜景。【小题1】首联以“____、_____”二色因依,写出嘉陵江不同一般的水色,引起观景兴致。
【小题2】明代王嗣奭《杜臆》一书中说:“阆中胜事,总结上文,而赞云‘可肠断’。”请赏析作者如何描绘阆中胜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