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闹嘈杂,让诗人感到无比惊讶。
B.“寒光”“积雪”写出边地条件之艰苦,高悬的旗帜又显示出肃穆庄重。
C.颈联两句,前句写进攻的态势,后句说防守的形势:前句写人事,后句析地形。
D.本诗从军事落笔,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16 11:16: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唐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 ①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②咸阳:即都城长安。③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首阳山,据《史记》记载: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小题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傅岩”四句,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既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作了铺垫。
D.这首诗的最后,作者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叹。
E. “驱车”四句,在气势流转中,极为自然地抒发思乡情怀;而“傅岩”四句,却是工丽的对偶,使语言显得十分精美,在轻松自然中,传达了不易言喻的隐衷。
【小题2】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阳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也。父藻,魏建德太守,赠幽州刺史。孝庄时,斐于西兖督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历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修《起居注》。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梁人曰:“羊来已久,经贵朝迁革,李、卢亦诣宅相见,卿何致难?”斐曰:“柳下惠则可,吾不可。”梁主乃亲谓斐曰:“羊侃极愿相见,今二国和好,天下一家,安得复论彼此?”斐终辞焉。使还,除廷尉少卿。
石济河溢,桥坏,斐修治之。又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潬,两岸造关城,累年乃就。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关河形胜,欲因山即壑以为公家苑囿。遗斐书曰:“当谘大将军,以足下为匠者。”斐答书拒曰:“当今殷忧启圣,运遭昌历。故大丞相天启霸功,再造太极;大将军光承先构,嗣绩丕显。国步始康,民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民隐。《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古之帝王,亦有表山刊树,未足尽其意;下辇成宴,讵能穷其情。正足以靡天地之财用,剥生民之髓脑。是故孔子对叶公以来远,酬哀公以临民,所问虽同,所急异务故也。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堑,乱以收罝落网,而言无补于风规,只足昭其愆戾也。”
寻转尚书右丞。天保初,除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以公事免。久之,除都水使者。显祖亲御六军,北攘突厥,仍诏斐监筑长城。作罢,行南谯州事,加通直散骑常侍、寿阳道行台左丞。迁散骑常侍,食陈留郡干。未几,除徐州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乾明元年,征拜廷尉卿,迁卫大将军,兼都官尚书,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以本官监瀛州事。抗表致仕,优诏不许。顷之,拜仪同三司,食广阿县干。卒于位。赠使持节、都督北豫光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敬简。子师孝,中书舍人。
(选自《北齐书·阳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B.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C.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D.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这里指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B.“足下”意为“您”,是古时的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C.“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时始有,秦汉置之。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有时也作为医生的称呼。
D.“谥”指人死去之后,人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斐意志坚定。他出使外国能够经得起诱惑,坚决地拒绝叛臣的邀请,别人的劝说都不能打动他,因此出使回来,就升任为廷尉少卿。
B.阳斐反对大兴土木。他认为国家刚刚走上正轨,应该轻徭薄赋,抚恤民生疾苦,并委婉指出大兴土木是浪费天地间的财物,剥夺百姓的血汗。
C.阳斐善于劝谏。他通过列举司马相如称颂上林的壮观,杨雄赞美帝王出猎场面的浩大等史实,说明修造皇家园林无益于讽谏规劝,只会促成帝王的过错。
D.阳斐一心为公。他因为公事被免官,过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职务,但他没有因此怨恨,而是接受命令,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皇帝的嘉奖,连续升官。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羊来已久,经贵朝迁革,李、卢亦诣宅相见,卿何致难?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江西钟傅,本豫章人,少倜傥,以勇毅闻于乡里。不事农业,恒好射猎。熊鹿野兽,遇之者无不获焉。一日,有亲属酒食相会,傅素能一饮,是日大醉。唯一小仆侍行,比暮方归。去家二三里,溪谷深邃,有虎黑文青质,额毛圆白,眈眈然自中林而出。百步之外顾望前来。仆夫见而股栗,谓傅曰:“速登大树,以逃生命。”傅时酒力方盛,胆气弥粗。即以仆人所持白梃,山立而拒之。虎即直搏傅,傅亦左右跳跃,挥杖击之。虎又俯伏,傅亦蹲踞。须臾,复相拿攫。如此者数四。虎之前足搭傅之肩,傅即以两手抱虎之项。良久,虎之势无以用其爪牙,傅之勇无以展其心计。两相擎据,而仆夫但号呼于其侧。其家人怪日晏未归,仗剑而迎之。及见相捍,即挥刃前斫。虎腰既折,傅乃免焉。数岁后,江南扰乱,群盗四集。傅以斗虎之名,为众所服,推为酋长,竟登戎帅之任,节制钟陵,镇抚一方,澄清六郡。唐僖、昭之代,名振江西,官至中书令。

【小题1】翻译文中加粗加线的句子,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暮方归: (2)仆夫见而栗:
【小题2】本语段在刻画钟傅打虎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手法。
【小题3】本语段在写钟傅打虎时多次写到仆人的言行,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乾,字乾邕,渤海蓚人也。乾少时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游。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遇乾甚厚。起家拜员外散骑侍郎。

魏孝庄帝之居藩也,乾潜相托附。庄帝立,遥除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及尔朱荣入洛,乾见荣杀害人士,谓天下遂乱,乃率河北流人反于河、济之间。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荣死,乾驰赴洛阳,庄帝大喜。时尔朱徒党拥兵在外,庄帝以乾为金紫光禄大夫,令招集乡闾为表里形援。

太昌元年,高欢拥立平阳王为帝,是为魏孝武帝。武帝将贰于高欢,望乾为己用,会于华林园,宴罢,独留乾,谓之曰:“司空盖世忠良,今日复建殊效,相与虽则君臣,实亦义同兄弟,宜共立盟约以敦情契。”殷勤逼之。乾对曰:“臣世奉朝廷,遇荷殊宠,以身许国,何敢有贰。”乾虽有此对,然非其本心。事出仓卒,又不谓武帝便有异图,遂不固辞,而不启欢。及武帝置部曲,乾乃私谓所亲曰:“主上不亲勋贤,而招集群竖,出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外示疏忌,实欲树党。祸难将作,必及于我。”乃密启欢。欢召乾诣并州,面论时事,乾因劝欢以受魏禅让。

乾知变难将起,潜启欢,求为徐州,乃除徐州刺史。指期将发,而帝知乾泄漏前事, 乃诏欢云:“曾与乾邕私有盟约,今复反覆两端。”欢便取乾前后数论启时事者,遣使封送武帝。帝召乾邕示之,禁于门下省,对欢使人责乾前后之失。乾曰:“臣以身奉国,义尽忠贞,陛下既立异图,而乃云臣反覆。欲加之罪,其无辞乎?”遂赐死,时年三十七。乾临死,神色不变,见者莫不叹惜焉。

(节选自《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B.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C.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D.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家,指始任官职,可译为“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其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解褐”“释褐”等。
B.太昌,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C.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指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传位叫“封禅”,接受帝位叫“受禅”。
D.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后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乾多与权贵往来。魏领军元叉权倾朝野,因与高乾意气相投,所以礼待他;庄帝在没有做皇帝时,高乾又暗中与他相托附。
B.高乾深得皇帝信任。尔朱荣死后,其徒党拥兵在外,孝庄帝任命高乾担任金紫光禄大夫,令他招募乡勇互为表里作为朝廷的后援。
C.高乾遇事意志坚定。孝武帝对高欢有二心,想要让高乾为己所用,并与高乾以兄弟之名订立盟约,高乾信念坚定,严词拒绝。
D.高乾死前临危不惧。高乾卷入武帝和高欢的政治斗争,指责武帝“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被赐死,临死,神色不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乾少时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游。
(2)臣世奉朝廷,遇荷殊宠,以身许国,何敢有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