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属于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出了作者想要远离官场,归隐南山的决心。
B.第三句中,说“不才”既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C.五六句中,白发、青阳,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D.这首待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小题3】曾经有人评价这首诗“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从叔赴南海幕

马戴

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

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

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

信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

①狖(yòu):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1)简要赏析前三联的写景艺术。
(2)联系全诗,概括“堪悲”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明月皎夜光

佚名《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①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②,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①玄鸟:燕子 ②南箕(jī):皇名。北斗:星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作者应该是一个落魄的文人。
B.“玉衡”二句,写出北斗横转,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夜空中众多的星辰闪烁,把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C.“振六翮”一句,以鸟的展翅高飞比喻同窗学友的飞黄腾达,也暗藏着诗人的期待,希望好友能够念及友情提携自己。
D.最后一句,坚如磐石一样的感情也不稳固了,虚名薄利还有什么吸引力呢?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失望以及悲愤之情。
(2)赏析“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3)分析“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一句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什么?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①刘长卿遭际坎坷,一生中两次遭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贬往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省茂名市)经过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与两位友人话别时所写。②沧洲:滨海之地,古代常指隐士居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明明是遭受贬谪,却说是“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诗人胸中不平之气。
B.诗人感慨自己徒然通晓世间万事而不受赏识,只能学那醉饮狂歌的古人浇愁遣愤。
C.颔联写江月明朗,胡雁飞过,淮南叶落山多,渲染雄浑壮阔之景反衬内心忧郁之情。
D.尾联写友人与自己都已老态龙钟,还殷勤叮嘱自己留意风波险恶,让自己惭愧感动。
【小题2】“寄身且喜沧洲近”中的“喜”如何理解,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戏题阶前芍药

柳宗元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注)①此诗为干谒诗,此时作者赋闲在家。②欹(qī):倾斜的意思。③溱洧赠:《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古之芍药为香草名。④南国:江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先把芍药与众花对比:凡花已随春而凋谢,唯有芍药开在今晨,突出芍药不同凡花的美好形象。
B.三、四句诗人把芍药比作醉酒微醺的窈窕佳人,“留”字赋予芍药人格化,更富有情趣,作者对芍药的赞扬跃然纸上。
C.五、六句诗人展开想象:惠风和畅,芍药频频向诗人摇手,诗人被芍药的美姿吸引,独自欣赏到夕阳西下。
D.“戏”为诗眼,七、八句用戏谑的口吻说:芍药沁人的芳香飘进窗内,好似来与静卧的人亲近。
【小题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署否,比君茅含校清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远观所见:“茫茫”二字合“夕”字而来,日暮时分,海天相接,朦朦胧胧;山势连绵,水面广阔,景象旷远。
B.颔联中,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灯火万家城四畔”借万家灯火表现了城市异常繁华的景象,场面蔚为壮观,诗人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C.“星河一道水中央”承上句而来,写出了江边灯火在水中的倒影随着水波若隐若现,犹如星光闪烁,与上句情景相映成趣。
D.尾联表达了置身江楼可消除暑热的喜悦,与朋友所居茅舍相比更加清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朋友所处简陋、恶劣环境的深切同情。
【小题2】赏析“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逢故人

(唐)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小题2】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灞上秋居①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释)① 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的氛围。
B.颔联中的“独”字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在他乡落叶季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倍感凄凉。
C.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烘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
D.这首诗写景,虚实相生,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王驾部席上

(宋)曾巩

鸠呼连日始成阴,薄雨聊宽望岁心。

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

春寒巧放花迟发,人老嗟辞酒满斟。

英隽并游知最幸,名园偷暇更追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观察自然景物细致入微,首联写到斑鸠连日在树上咕咕叫,终于天阴起了下小雨。
B.颔联的“细”“深”很巧妙,雁浴雨塘,水面细浪微荡;柳条深茂,乌鸦藏身在其中。
C.颈联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寒料峭、花朵未开的景象,融入了作者无尽的凄凉。
D.这首诗写景兼抒情,写景细致,寓情于景,以对仗见功力,工整精巧,读来妙味无穷。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闲居晚夏

姚合

闲居无事扰,旧病亦多痊。

选字诗中老,看山屋外眠。

片霞侵落日,繁叶咽鸣蝉。

对此心还乐,谁知乏酒钱。

[注] ①姚合,晚唐著名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以心存退隐的态度为官,官至从三品秘书监。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闲居”二字点题,“无事扰”“旧病痊”写出诗人身体康健、精神愉悦,为后文抒情作了铺垫。
B.作诗、看山是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一个“老”字既写出时光的流逝,也隐含有不得重用的郁闷之情。
C.“繁叶”“鸣蝉”等处,点到了题目之中的“夏”字。颈联描写了闲居环境的优美。
D.“侵”“咽”用得极妙。“侵”既写云日掩映之美,又有动态之美;“咽”描绘声之低弱,反衬叶之繁密。
【小题2】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