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闲居晚夏

姚合

闲居无事扰,旧病亦多痊。

选字诗中老,看山屋外眠。

片霞侵落日,繁叶咽鸣蝉。

对此心还乐,谁知乏酒钱。

[注] ①姚合,晚唐著名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以心存退隐的态度为官,官至从三品秘书监。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闲居”二字点题,“无事扰”“旧病痊”写出诗人身体康健、精神愉悦,为后文抒情作了铺垫。
B.作诗、看山是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一个“老”字既写出时光的流逝,也隐含有不得重用的郁闷之情。
C.“繁叶”“鸣蝉”等处,点到了题目之中的“夏”字。颈联描写了闲居环境的优美。
D.“侵”“咽”用得极妙。“侵”既写云日掩映之美,又有动态之美;“咽”描绘声之低弱,反衬叶之繁密。
【小题2】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12 02:46: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万之京①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②。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③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两人是“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②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③指潼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朝闻游子唱离歌”说的是魏万的走,“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B.“鸿雁不堪愁里听”是接写“朝闻游子唱离歌”一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照应“昨夜微霜初渡河”。这两句的诗意是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C.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关城树色催寒近”中“催”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D.“御苑砧声向晚多”是虚写长安,意思是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莫见长安行乐处”中的“行乐处”是实写长安,这两句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E. 这首诗写了落地的寒霜透出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感到悲凉,这些景色构成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华清宫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 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 更无人倚玉阑干。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注)①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
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②崔橹、吴融:晚唐诗人。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崔诗“草遮” 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骊山磴道因无御辇经行而荒草丛生,格外冷清,与旲诗中华清宫温暖如春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
B.崔诗“云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碧树高耸的景象,但一个“寒”字,把宫中的富贵繁毕,珠歌翠舞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C.崔诗“明月” 二句,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表现了历史的苍凉感。
D.吴诗开头二句I 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表明天色己晚,接着轻描宫中“落 旋干”的景象,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E.吴诗“绿树” 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己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小题2】两首(华清宫》诗所用的手法、所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