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各小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望着秋风中的黄叶,诗人思潮如涌,心乱如麻。
B.颔联以屈原和司马迁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C.颈联是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对小人的轻蔑,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
D.尾联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茫伸冤无望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情。
【小题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刈稻了咏怀

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

寒风疏草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

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小题1】根据前三联,概括刈稻结束时的景象。
【小题2】结合全诗,概述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滿,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①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腊夜:除夕之夜。②赌:长、远。③骠骑:是骠骑将军的简称,此处借指戎昱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嵝。
【小题1】中间两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人是如何度过除夕之夜的?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沙场夜

(唐)于漬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

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

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小题1】于漬善以古风体为诗,一反“拘束声律而入轻浮”的唐代声律诗之风,曾作“古风”,三十篇。本诗也是一首古风,主要描绘了________(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________的情感。
【小题2】本诗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③平居:这里指家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C.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小题2】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源行

王安石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注)①望夷宫:秦国宫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个隐士。③重华:指传说中上古时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领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华。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化用“指鹿为马”了这一典故,此句写出了统治者的荒谬无道。
B.诗中五六两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苦和辛酸。
C.“春风”一句表达了桃源中人听闻外界战乱不断,不胜悲慨,泪落沾巾。
D.本诗是从桃源中人的角度叙述的,而《桃花源记》是从渔人角度叙述的。
【小题2】下列各项诗句不属于对桃花源中的景色进行直接描写的一项是
A.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陶渊明《桃花源诗》)
B.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韩愈《桃源图》)
C.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刘禹锡《桃源行》)
D.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王安石《桃源行》)
【小题3】本诗最后两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意蕴深远。请结合诗中相关内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

刘希夷①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

晴看石濑②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③遍行子。

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注:①刘希夷,初唐诗人。殷四:诗人的同乡晚辈。②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③憧憧:往来不定的样子。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小题2】颔联中“晴月”有怎样的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尾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世说新语》,秋风起时,张翰(字季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皆为囚徒的代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揽长安全景:深秋拂晓,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凄清”二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B.颔联全是写景,又字字含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思归的愁绪。此句选景典型、韵味清远,成为作者的名句。
C.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表达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和归隐之意。
D.尾联运用典故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鲈鱼正美不归去”与辛弃疾的词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同一典故表达了相同的志趣。
【小题2】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本诗颔联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从意境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颔联写景的妙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米元晖山水

[明]张以宁

高堂晓起山水入,古色惨淡神灵集

望中冥冥云气深,只恐春衣坐来湿。

江风吹雨百花飞,早晚持竿吾得归。

身在江南图画里,令人却忆米元晖。

(注)①米元晖,宋代书画家米蒂之子,擅长山水画。②惨淡:指画面色彩浅淡。③神灵集:指画面传神,韵味深沉。
【小题1】这首题画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写景的手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书事

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谪,绝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会携全家上坟祭扫。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出地点、时间,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
B.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小题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颈联、尾联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