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①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王维 钱起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美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②。 调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③。
(注)①钱少府:指诗人钱起,时任蓝田尉。王维在蓝田有辋川别业,第三句“山中”即指此处。②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③巘:yǎn,山峰。(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六句,依次写了现在、过去、未来,时空转换自然,作者情感也寄寓其中。
B.题目中“酬”字表明钱诗是对王诗的应答,两首诗内容相关,所押的韵也相同。
C.“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两句描写春天的夜晚虫鸣犬吠,生机盎然,富有动态美。
D.“谁觉花源远”用了反问的手法,表现今宵竹林下有如世外桃源般的恬适安宁。
(2)钱诗“山月随客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山月”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感情,明月“随”客人赴约,更助主人“兴不浅”,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B.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3)两首诗都写了春夜相聚时的景象以及对此的喜爱,但也有不同点,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
虞美人
陈与义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着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小题1】这首词的构思特点是“紧扣别宴,思前想后”,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小题2】鉴赏此词结句的妙处,并写出一例与其有相似手法的诗句。
暮步至江上①
吕本中
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②。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敌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
(注)①本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②凤凰台:源自《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大台空江自流”。【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的首联“客事”与“春愁“点出人生经历坎坷、前途暗淡无光的悲情。 |
B.第二句“凤凰台”化用李白诗句,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烈感慨。 |
C.第三句,“树阴”是静景,“帆影过”是动态,动静结合使江景圆活流动。 |
D.第四句写潮湿的水气随江面潮水而来,作者寓乐情于哀景之中,含蓄蕴藉。 |
E.全诗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诗人只能在无可奈何中“辜负风光”。 |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天宝二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从送别和入蜀两方面落笔,通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景象。 |
B.诗歌开头是平静的叙述,与《蜀道难》以饱含激情的感叹句开头的写法迥然不同,“见说”显得很委婉。 |
C.诗歌颈联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描绘了一幅瑰伟的蜀道山水画。 |
D.诗歌中间两联对仗精工严整,颔联语意奇险,颈联描写纤丽,笔力开阖,富于变化。 |
岁暮碛外寄元㧑
岑参
西风传戍鼓,南望见前军。
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
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
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中的“岁暮”指明了时间,而“碛外”点明了地点,“寄元㧑“则点明了事件。 |
B.首联写西风送来戍鼓声,南望看到前行的军队,情感基调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致。 |
C.颈联将别人年关团圆与自己独自出塞的境况进行对比,一个“独”字令人感慨不已。 |
D.本诗扣住西风、沙碛等景物,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边塞的风物特征。 |
早秋夜作
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
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注。
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注)蟏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
【小题1】尾联通过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抒发________ 的情感。
【小题2】请说说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
夕逗繁昌浦
(南北朝)刘孝绰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
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
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①,于此逗孤舟。
(注)①辰阳宿:辰阳,战国楚地,屈原《九章·涉江》有句“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写他流放行途的曲折险难。【小题1】本首诗从体裁上说是________,前面四句写出了江面_______的特点。
【小题2】本诗后六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孤寂之情的?试简要赏析。
饮 酒(其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①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 ①班荆:在地上铺开荆条。②行次:次序,辈行。【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友携酒而来,宾主铺荆于地,欢饮松下,自然而又亲切,颇有隐逸的恬淡之趣。 |
B.父老也一同饮酒,既醉之后,大家更是随意言笑,忘乎所以,以至场面混乱失控。 |
C.全诗围绕“饮酒”二字展开,叙事中融情寓理,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浑然成篇。 |
D.诗歌语言自然而醇厚,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有真趣,与《归园田居》风格类似。 |
观夜潮
[清)吴锡麟
高楼极目大江宽,为待潮生夜倚阑。
隔岸忽沉灯数点,如山涌到雪千盘。
鱼龙卷地秋风壮,星斗摇天海气寒。
明月渐低声已歇,一枝塔影卧微澜。
[注]钱江潮为自然奇观,曾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诗文记之。此诗为夜间观潮之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观潮的时间、地点。楼髙方能极目,江宽才有大潮到来的壮阔恢弘。 首联平平而起为后文做好铺垫。 |
B.颔联,“如山涌到雪千盘”,正面写大潮初来时的形象,潮水如山,如盘中之雪,化动为静,有声有色。 |
C.颈联,“鱼龙”状潮之形,“卷地”现潮之力,“星斗摇天”写出大潮的声威。 |
D.此诗“待”写出对大潮的期盼,“忽”表现了潮来时的惊喜,额联表现了观潮人心怀壮阔,景中有情。 |
(3)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隔岸忽沉灯数点”句。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ò):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
B.“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
C.“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
D.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