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诗中的主人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
B.首联交待塞外广袤的背景,正面描叙战争场景,暗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的悲壮场面。诗人如泣如诉的概述,浸含泪血,语言朴实真挚。
C.颔联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选择了“幡旗”和“甲胄”两个意象,不但抓住了古代战场特色,也把描写的镜头拉远,突出了威武雄壮的气魄。
D.颈联表面上是写马,实则写人,巧妙地表达边地苦寒不宜“稽留”之意。“悲风愁杀人”,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这联诗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也是诗人思想倾向的流露。
【小题2】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恰如李调元载《雨村诗话》里评述的:“雄厚朴茂,犹开国风气”。试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C.“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D.“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E.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小题2】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陆龟蒙《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冬日写怀(其二)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过破手。

殿前欢·冬

(元)薛昂夫

捻冰髭,绕孤山了费寻思,自逋仙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帮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注)①鳌:大鱼。②逋仙:曾隐居于孤山的林逋。

【小题1】这两首元曲分别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形象?
【小题2】请简析两首元曲表达的主旨。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编诗时以“阙题”为名。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较为恰当的两项是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 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小题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语言修辞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更鲜明生动。请选出下面最能表达当时情境的句子。

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和朋友黄庭坚对月赏梅。苏轼之妹苏小妹走过来,面对此景,不禁吟诵出“      ,    ,”二人倾倒。

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B.轻风吹细柳,淡月照梅花
C.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D.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诗句中,没有流露归隐之意的一项是
A.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B.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C.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荷塘月色》中_____________运用通感手法表现出荷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特征。
②《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比兴手法,形象地展示出女子爱情凋零,容貌枯槁的凄楚。 
③《离骚》一文中表现作者即使遭受肢解,其志向绝不改变的语句是____,___。
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借鸟儿思归山林的比喻表达诗人渴望回归田园的愿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荆轲刺秦王》中表现了荆轲刺杀秦王出发之前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不要自我轻视的句子:______________。
⑧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采薇》)
⑨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⑩____________________,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并序》)
⑪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当前题号:7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西阁

僧志文①

杨柳蒹葭覆水滨,徘徊南望倚阑频。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升高阁夜精神。

惊飞一阵鸥鹭起,莲叶舟中把钓人。

(注)①志文:南宋诗僧,“志文”为其法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柳蒹葭覆盖水滨,展示了一个静谧而幽深的环境,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B.“徘徊”“南望”以及频频“倚阑”,这些动作反映出了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C.第五、六句从白天到黑夜的写景方式与李清照《醉花阴》相同,较为常见。
D.一阵鸥鹭飞起,惊动莲叶丛中的钓鱼人,这使得全诗静中有动,活泼起来。
【小题2】诗的第三、四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享集序》中有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朝露”来做比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
(3)《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风之“萧萧”,易水之“寒”,表现壮士诀别之“悲壮”。
当前题号:9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解连环·孤雁

张炎①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②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③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①张炎:南宋末年词人,号玉田,宋亡后曾隐居浙江,后北游燕赵,失意而归。②因循:迟延。③谩:通“漫”,徒然。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标题为“孤雁”,字里行间,无一字点明雁,却又处处写雁,并且以雁喻人。
B.“想伴侣……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以对写手法,含蓄表达孤雁凝盼思归之情。
C.词中所写孤雁与王勃《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之雁,表现的情境意蕴相近。
D.本词借描写离群孤雁抒发羁旅漂泊之愁,状物、叙事、咏怀紧密结合,情意隽永。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