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夏 夜

(唐)姚合

闲斋深夜静,独坐又闲行。

密树月笼影,疏篱水隔声。

断猿时叫谷,栖鸟每摇柽。

寂寞求名士,谁知此夕情。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题为“夏夜”,却无一字着“夏”,真可谓不着痕迹。
B.首联点明本诗的时间为“深夜”,两个“闲”字看似平常,实则体现出作者内心隐隐的“闲愁”。
C.断猿意为孤独悲啼之猿。颈联中“断猿时叫谷”借猿声反衬了山谷的幽静。
D.尾联表现了作者心怀天下、想招揽人才为己用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小题2】结合全诗,请赏析本诗颔联。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请在空格上填上适当的字,使每一行都成为一句诗(词)。
当前题号:2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诗句中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的意境最贴近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C.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奏论》)
(2)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当前题号:4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龙堆:白龙堆的简称,指沙漠。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机中锦字”用苏蕙织锦为诗的典故,以寄托思念,抒发别恨;“笑独眠”以拟人手法描绘楼上花枝含笑而眠之态。
E. 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小题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2)____________,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_____________,娇袭一身之病。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当前题号:6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将下面八个句子排列成一首七言律诗,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只剩蓬蒿伴土墙    ②河曲风光旧莽苍
③望断云中无鹄起    ④两千几百年前事
⑤英雄不愧武灵王    ⑥飞来天外有鹰扬
⑦骑射胡服捍北疆    ⑧邯郸歌舞终消歇
A.⑦⑤⑧②③⑥④①B.⑤⑥⑦③②④①⑥
C.⑥⑦④⑤⑧①③②D.⑦⑤⑧③②⑥④①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小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对写法,也叫主客移位法,“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运用了对写法。
B.这首诗虽然有八句,并且双数末尾一个字都押韵,但三、四、五、六句较随意,不是格律诗。
C.芙蓉, 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涉江采美蒂”一句,营造了清、高洁的意境。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游子不觉回望故乡,他看到了思念的故乡,思念的亲人。
【小题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为何忧伤?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各题。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小题1】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着力表现中秋月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氛围,以中秋月色的凄清幽冷来反衬后面一醉方休的豪情。
B.“嫦娥”一句化用典故,使形象更生动、更具感染力。作者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样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呢?
C.同样写月,李白《月下独酌》抒发了无知音的寂寞,苏轼《水调歌头》抒发了坎坷中的旷达,张养浩抒发的是以醉解愁之情。
D.这首散曲先写明月,然后点出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写法,使作品达到了景切情真的效果。
【小题2】曲中运用哪些手法来写中秋月色?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