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测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或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条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围,思而不学则确。”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甲:怀才不遇型   乙:田园隐逸型  丙:羁旅漂泊型
①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②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③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⑤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A.甲:①④  乙:③⑥  丙:②⑤
B.甲:④⑤  乙:①③  丙:②⑥
C.甲:③⑥  乙:②④  丙:①⑤
D.甲:⑤⑥  乙:①②  丙: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贬官柳州时期。②楚客:屈原爱橘,认为橘树具有“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和“秉德无私”的品质,作《橘颂》以自勉。③荆州利木奴:三国时期丹阳太守李衡,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小题1】诗歌颔联用了什么手法?体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品质?
【小题2】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题1】请分析词上阕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请分析“海棠红近绿阑干”的写景艺术。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题1】“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小题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題)
(1)____,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    (《论语》)
(2)___,___。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    (苏轼《定风波》)
当前题号:6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捆绑,束缚。
【小题1】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
【小题2】从整首诗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两句分析了先汉兴隆的原因。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
当前题号:8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对诗歌作品的赏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B.韦庄《菩萨蛮(其二)》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
C.《越中览古》前面所写的战士着锦、宫女如花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的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D.《蜀相》中“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诗人自然谈不上英雄,但他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自与他们有共通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对诗歌作品的赏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说,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官倒是因年老多病而罢退。这体现了诗人素怀远大政治抱负,但因国家动荡及自身老病而不得施展的悲哀。
B.《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以昔日繁华和麦子繁茂的乐景来反衬扬州城残破的“悲”,仅以十字就暗示了扬州浩劫后的荒凉。
C.《湘夫人》中用了一些比兴的问句,如湘君所唱“鸟何萃兮蓣中,罾何为兮木上?”这句是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来起兴,比喻诗中主人公的爱情不顺利。
D.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蜀相》中诗人主要是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平乱,建立功业。《书愤》中诗人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