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解释
有误
的一项是( )
A.孝悌: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C.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D.《红楼梦》第三回中评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具有追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4 04:10: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①璧有瑕,请
指示
王 ②廉颇
宣言
曰 ③以
勇气
闻于诸侯
④朝夕遣人
候问
武 ⑤汉天子我
丈人
行也 ⑥武等
实在
⑦汉亦留之以
相当
⑧皆隐在尊中,
覆盖
周密无际 ⑨衡
下车
,治威严,整法度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⑥⑦⑨
C.②④⑥⑧⑨
D.③④⑤⑧⑨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例:空以身
膏
草野,谁复知之
①
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秦王恐其
破
璧
③何久自
苦
如此 ④秦贪,负其
强
⑤不平心持正,反欲
斗
两主 ⑥单于愈益欲
降
之
⑦天
雨
雪,苏武卧啮雪 ⑧大将军邓骘
奇
其才
⑨宦官惧其毁己,皆共
目
之
A.②③⑤⑥
B.④⑦⑧⑨
C.①④⑥⑧
D.①②⑤⑦
【小题3】下列各项的文言句式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子卿尚复谁为乎?
A.信义安所见乎?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何以知之?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小题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它原是周天子专用,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九宾”也为诸侯所用,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了。
B.“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永元中”“阳嘉元年”“永和初”“赵惠文王十六年”都是用的年号纪年。
D.东汉班固所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同类题2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标记日期的,农历每月初一为晦,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朔。
C.“修禊事也”中的“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D.“苏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也用以尊称对方,如“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
同类题3
下列文学、文化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历史。
B.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循环相配时“地支”在前,“天干”在后。
C.“宗族”是父系单系亲属集团,即以一成年男姓为中心,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这是宗族的主线。若干支线的次序由与主线之间的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定。
D.《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同类题4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星宿。
B.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陈情表》中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功”指的是穿五个月大功服和三个月小功服的亲族。
C.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干支纪年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来纪年。“乙巳岁十一月”中的“乙巳”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D.古人纪月日,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的“三秋”即季秋,秋天第三个月,指九月。
同类题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以示虔诚。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到西汉末年的229年的历史。《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C.《张衡传》中“贯六艺”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均指古代学生需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D.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他们管辖的地区,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