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史记选读》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服色:更改服饰器物的颜色。《太史公自序》选文中指汉武帝按照五行相克的信仰,将汉朝开国时承袭秦朝的土德(崇尚黄色)改为水德(崇尚黑色)。
B.玺符节:玺,原为印的统称,秦始皇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符为古代君王征调兵将时的凭证。节,为古代使者所持,作为代表皇帝的象征。
C.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古代行军以车为阵。出入之处,仰起两辆车子,使两车的辕相向交接为门,叫做“辕门”。后来也指领兵将领的营门及督抚等官署的外门。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B.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叫“正丘首”。
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D.“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明日,指重阳节后。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重阳一过,赏菊者渐少。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指上告下(如尊长告诫子孙或官长告诫僚属)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C.古代官办学校在商代称为“庠”,在周代称为“序。明清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
D.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或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夫妻,亲子,手足,朋友, 群己。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一项是( )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范云诗)
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代孟浩然诗)
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代杜甫诗)
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南宋刘克庄诗)
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代汪铃诗)
A.甲丙乙丁戊
B.甲戊丁乙丙
C.丙乙甲丁戊
D.丙丁戊甲乙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妃嫔媵嫱”,是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其中妃的等级较高,媵是指陪嫁的女性。
B.《伶官传序》“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少牢”指牛、羊各一头,猪、牛、羊各一头则叫“太牢”。
C.《祭十二郎文》“丞相薨”,古代称诸侯之死为“薨”,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之为“薨”。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冠者五六人”,“冠者”指成年男子,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梦轲言行的书,是由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六艺经传》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指人物传记。
C.韩愈,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古代常用“耀”“拔”“迁”表明升职。《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即为升迁之意。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B.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D.阴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传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注释《春秋》的书。
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诗句分别反映了我国四种传统节日习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③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④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B.从弟:唐代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C.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可用 “崩殂、薨、不禄”替代。
D.“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先呼台阶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尊称。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