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梦轲言行的书,是由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六艺经传》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指人物传记。
C.韩愈,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古代常用“耀”“拔”“迁”表明升职。《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即为升迁之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12 07: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中“一片神鸦社鼓”,“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了《霓裳》曲,“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或褒贬或同情的称号,例如“靖节”“文忠”“灵”“厉”就是一种褒扬。
D.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如“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古代对人称字表示尊重。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激愤,羽声声调悲凉。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的“竖子”是对人的蔑称。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中的“长吏”是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时俸禄二百石至四百石。
B.陶渊明的家叔陶夔曾官至太常卿,“太常卿”是当时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职。
C.《归去来兮辞》的“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押韵,注重平仄。
D.“三径就荒”中的“三径”之典于西汉兖州刺史蒋诩,后成为隐士居所的代称。
同类题4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敝”“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B.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
同类题5
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标记日期的,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B.六合正相应: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都相适合。仕宦于台阁:台阁,原指尚书台,此句意指大的官府。
C.“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通“甫”,是对人的尊称。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
风俗礼仪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